【美國行政部門大動作挺台】
10/19/2019
台美關係近日傳出重大消息:美國國務院、商務部及農業部共同致函美國500大企業以及州級政府,內容主旨是談美台關係緊密,並鼓勵各級單位強化與台灣的貿易和投資關係。根據中央社報導(https://pse.is/K94FD),信函是由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美國商務部主管全球市場的代理助理部長史宜恩(Ian Steff)及美國農業部海外服務署署長艾斯里(Ken Isley)共同簽署。 這個動作意義非凡。 我們先前曾經討論過,在美國的政治圈,一向都是國會對台灣非常友善,行政部門(尤其國務院)因為要顧慮與中國的許多交流關係和業務往來,總是比較小心謹慎(畢竟人家玻璃心,隨便就會跟你吵翻天,這對很多業務單位來說是很麻煩的),而且官僚體系本來就有其運作的慣性存在,就算要改變也會比較慢。然而,這次的信函是由三個行政部門共同發函,而且也發給私人企業,幾乎可以說是這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對中國影響力的最正面且最直接的回應。 我們找了一下過去類似的行政部門表態的方式與形式,發現這次的聯名信有幾個非常重要的意義: 首先,這次是第一次跨部會的、且是資深官員共同聯名的信函。過去曾經有兩三次由國務院發出對台灣友善的信件,也是一種聯邦政府直接的行政表態,但內容方面並不是很具體。然而,這次的聯名信橫跨國務院、商務部,以及農業部三個部會,光是在協調方面就比由國務院單獨發出還要困難許多。 從過去的慣例來看,美國和台灣接觸的官方代表,為避免敏感,常會指派不是業務直接相關的首長,例如主管商業或貿易的助卿,但這次國務院是直接由亞太助卿領銜,然後還協調了另外兩個單位,代表行政體系非常重視與台灣的關係,信中也特別強調與台灣的貿易夥伴關係是多方位的。這是行政部門在近年來對台灣最直接也最正面的表態。 第二,這次由聯邦政府發函給州政府,是對中國影響力滲透的直接回應。先前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研究報告就指出,中國在各地方政府層級(sub-national level)的活動非常活躍,而且他們也會趁機推廣「統戰」目標、或到處宣傳「一中原則」(要求各地方政府承認「台灣屬於中國」)。現在,中國常態性地會把各地的省長找到美國來跟州長開經濟高峰會,看來就是「從地方包圍中央」的策略。 事實上,這樣子的交流在過去被視為是良善的發展,行政部門外交人員們也很鼓勵中國多與美國各層級來往(美國對中的「交往政策」核心就是鼓勵交流,並認為可以籍此讓中國各加邁向自由化)。先前筆者在華府這邊聽演講,就曾聽過派中國的退休大使說中國愈來愈學會怎麼跟地方政府來往,這樣是真正能促進交流的事。 然而,近來已經有愈來愈多政治圈的人們覺得中國試圖在許多方面影響美國的政治議程,因此開始產生警覺。這次聯邦政府一方面等於是直接發出對「中國因素」的警告,二方面也是提醒州政府說,台灣才是真正可靠、而且很值得發展的經濟夥伴。從這個聯名信看起來,行政部挺台以及回應中國影響力的表態,真的不能再更直接了。 第三,這是美國行政部門第一次發函給「私人企業」(而且是最有影響力的500大企業),談中國因素與台灣問題。還記得嗎,2018年中,白宮曾經發出一份聲明稿,以非常嚴厲的措詞批評中國要求美國航空公司需標示台灣為中國一部份的行為,並將之稱為「歐威爾式胡扯」(https://pse.is/MHPTB)。現在則是行政部門採取了具體的動作回應中國對國際企業的施壓,等於明白地跟私人企業告誡不能什麼都聽中國的。 這則公開訊息正好出現在最近中國抵制NBA以及暴雪公司的「磕頭」風波當中,更可以視為聯邦政府對中國抵制運動和「小粉紅」們的直接回應。 第四,行政部門大動作挺台的同時,不得不「反觀」,國務院日前才剛祭出對中國外交人員的新規定:中國外交官見美官員需事先通報(https://pse.is/MSKE9)。也就是說,美國的聯邦政府行政部門一邊是罕見地對台大動作相挺,一邊是罕見地對中推出新的規定和限制。從行政部門一向「以和為貴」的風格來看,美國對中國觀點的「風向」真的是完全變了:任何冀望中國會變得愈來愈開放、自由或者開明,這類的期望幾乎已確定是不可得的。愈來愈多人認知到一件事實:全球化並沒有將自由的觀念帶到中國,反而是讓中國得以運用各種言論自由以及傳媒,去傳遞威權價值。 文章最後,我們要不厭其煩地再強調一遍。很多人會懷疑美國到底對台灣是不是真心的,甚至有人說不要和美國走太近。我們認為,每個國家當然都有自己的國家利益考量,而台灣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盡量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盟邦,在經濟、農業、軍事、政治上成為不可或缺的夥伴,強調以民主自由的價值去對抗威權擴散,最不該做的事情就是整天懷疑美國,然後說自己要用承認一中原則去求取中國善意。 大家可以再想想看一個問題,為什麼國民黨方面說美國華府政策界人士放出消息,希望請總統候選人談幾個問題:「未來台灣經濟是否會過度依賴中國?」「是否會屈服中方簽協議的壓力?」想想看,如果台灣的政策和美國不一致而打臉行政部門的話,會發生什麼事?(我們將寫在下一篇文章當中繼續討論) ▍本文原始版刊登在10/19蘋果日報紙本評論版 網址:https://pse.is/M5WQR ▍延伸閱讀: 【台美關係很好,但為何不直接建交呢?】 https://pse.is/J6ZP2 (網頁版) https://pse.is/MD6LV (FB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