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關大師討論選後局勢:現實主義vs熊貓派】
12/5/2020
. 大選過後,美國智庫們辦了各種研討會來討論選後局勢。受到疫情影響大多數討論都是線上的,有興趣的讀者們也可以到處逛逛看看有沒有時間參加,畢竟現在參與的成本降低許多。 . 這邊我們來分享一下兩位國際關係大師的論點。 . ▍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 . 首先是米爾斯海默教授,他是「攻勢現實主義」的大家,每個國關學生都一定會讀過他的著作。他2014年時曾經寫過一篇文章「Say goodbye to Taiwan」,開頭就指出中國愈來愈強大的狀況下,對台灣來說的前景非常悲觀,因為美國終究會無法負荷防禦此區域的成本。不過,這些年過去,「中國愈來愈強大且美國無法應對」這個前提似乎還有許多發展變數,他的觀點也很明顯有不少調整。 . 最近,米爾斯海默教授在一場演講(https://youtu.be/KaTGGdsomf4) 當中談論接下來美國外交政策走向,我們來個小摘要: . 1、兩大黨對外交政策有一定的共識,最主要的差異是在國內議題。 . 2、共和黨接下來會花滿多時間攻擊拜登當選的正當性,正如2016年時的民主黨。 . 3、米爾斯海默認為東亞會是世界最重要的區域,而「中國的發展需要被抑制(contain)」是兩黨的共識。美國已經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對中國的擴張視而不見,所以在中國政策方面,拜登跟川普會有不少相似之處。(編按:像米爾斯海默這類的「結構現實主義」學者主張,國家的行為是受到國際體系的制約。在中美關係的對峙狀態沒有顯著改變的狀況下,結構現實主義會預測,美國的外交政策將會有很高的連貫性) . 4、不過,拜登政府和川普政府在外交政策上會有一些差異。第一個改變:拜登會更加地正常化與亞洲友邦的關係,並尋求合作處理中國問題。過去四年來,川普政府川普對亞洲跟歐洲盟友的關係多半經營得不好。第二個改變:中美貿易戰會繼續下去,但不是以高壓的手段,而是更為縝密的方式繼續。 . 拜登團隊多數是親歐的,認為歐洲在國防外交上面就像小嬰兒,而美國應該當他們的保母、提供他們安全保護。拜登上台之後,歐洲至少在表面上會更尊重美國,而民主黨方因為對俄羅斯同樣沒有好感,所以會跟NATO合作對抗俄羅斯。 . 要抑制中國,除了亞洲之外也需要歐洲的幫助,儘管歐洲在軍事投射上很難有幫助,但在經濟上歐洲的幫助非常重要,而歐洲很可能會跟美國合作。 . 5、米爾斯海默教授反對川普的以色列政策,但認為拜登政府下也不會有太大改變,因為川普政府先前的作為已很難被扭轉,且美國國內有非常龐大、足以影響美國各任總統的遊說團體,因此他預測美國與以色列關係仍會維持友好。同時,他也反對川普退出伊朗核協議的作法,拜登則是希望重建伊朗核協議。但因為兩國關係已經惡化,再加上以色列遊說團體也反對該協議,因此要重建這個協議是很難的。如果沒有辦法有效抑制伊朗繼續發展核武,這會使美國得不時以軍事手段壓制伊朗,這之後會是美國在中東以及外交政策的大麻煩。 . 6、川普退出敘利亞跟伊拉克這些不必要的戰爭是明智的(編按:結構現實主義者會認為,軍事力量要用在那些真正會影響結構的地方,例如對付那些挑戰既有秩序的新興大國),儘管如此川普也未能將軍隊從中全數撤出,拜登也似乎不太可能做到完全撤軍。到底美軍該不該從像阿富汗伊拉克等地方撤出,會是接下來多方爭議的焦點之一。 . 7、拜登與川普最大的差異之處在於:如何對待盟友。不過,美國到底是否能夠恢復與盟友的關係?更重要的是,這些受損的關係在美國兩黨極化的狀況下,要修復也會是很困難的事。這會是美國的重大挑戰。 . ▍艾利森(Graham Allison) . 結構現實主義者通常會認為中美的對峙不太可能會改變,且認為既有強權(美國)必須要更積極去抑制新興強權(中國)的野心,否則衝突在所難免。 . 看完現實主義者的看法,讓我們轉向另一位國關教科書上面也一定會讀到的名字: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 . 在日前一場研討會上,他說:台灣是美中陷入「大國衝突悲劇」的定時炸彈之一,「除非美中能夠發現新的合作方式,否則第三方事件,比如台灣或南韓,都有可能將兩個大國拖入災難性的戰爭。」 . 其實這論點不稀奇,他已經在他的書裡面講過了(《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他列舉了好幾個衝突熱點,說這些是很可能會讓中美陷入熱戰的地方,並且認為中美之間必須要很努力建立各種機制來防止戰爭。 . 不過「台灣是美中衝突的定時炸彈」這樣令人失望的論述似乎是搞錯誰才是現狀破壞者的本質,也忽略了中國一直作為挑釁方的行為。例如利用金錢挖角台灣友邦、疫情嚴重之時將台灣拒於WHA之外、利用軍機跨越台海中線壓力測試台灣、透過其外交部及解放軍將領不斷恐嚇台灣、大肆在南海軍事化島礁、不尊重國際條約等族繁不及備載。試問對於這些行為,台灣何時做出會進一步引發衝突的舉動?台灣面對這些挑戰哪次不是訴諸國際卻要遭到漠視?若是如此為何稱台灣是「定時炸彈」而不說四處引戰的中國是世界的核彈呢? . 其實我們真的需要密切注意一下這樣子標準的「建制派」或說「熊貓派」的看法,他們會覺得美國要跟中國多溝通、坐下來談、使用國際上的各種建制(institution)來合作。問題是這些人都忽略了中國對外擴張的野心和決心,以及如何讓中國遵守國際秩序且有效究責的方法! . 美國政策界的各種論辯都會繼續進行,我們都要繼續關注這些發展。 . .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 觀測站podcast:https://ustw-spiceup.soci.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