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應該怎麼看川普、美國大選以及美中台關係】

6/18/2020

今天(17日)美國各大媒體重磅揭露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的新書內容,內容的確超級勁爆(推薦參考 唐家婕 - Jane Tang 的摘要:https://pse.is/RXUQ6),而目前大概以華爾街日報的這篇(付費閱讀 https://pse.is/SA5JL),對書中內容的報導最為詳細。書中揭露的內容包含:例如他要求習近平幫助他連任、贊成新疆集中營繼續蓋、多次稱讚習近平很偉大、天安門事件30週年拒絕以白宮名義發聲明、對香港反送中抗爭第一時間反應冷淡、比起台灣更在乎中國、對許多世界局勢不熟悉等等……。然後,在這報導出來之後沒幾小時內,他簽署了《#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時機實在非常恰巧。  我們注意到,最近在海外台灣人的社團當中,有大量的討論都是在講說川普對台灣有多好、民主黨多可怕、一旦民主黨當選,台灣就要完蛋了,同時也在講說黑人的平權運動都是恐怖組織或是中國共產黨在背後煽動等等。但我們必須要說,這些認知距離事實其實都還滿遙遠的。而今天波頓新書的新聞一出來,馬上也有網友開始講說報導波頓新書內容的都是親中媒體(或是川普認證的fake news media),看了實在也是令人滿臉問號。  正好我們的共同編輯日前投書一篇文章在蘋果日報,並且登上了他們新推出的「美中台探針」專欄,在這邊也來分享給大家。  *蘋果日報文章網址:https://pse.is/SA2H4(付費訂閱制)  台美關係是台灣最重要的外交關係(沒有之一),畢竟台灣從1950年代以來就是因為站在美國這一陣營,而得以獲得國家安全的保障與經濟發展。然而,現在中美之間的對抗狀態愈來愈明朗,許多評論者都在討論各國是否要「選邊站」的問題。  從台灣的角度來看,由於中共持續對台灣主權與領土展現侵略野心,以致於許多人傾向用二分法的框架來看國際政治:分成反中與親中兩種。例如,很多人認為川普總統「反中」所以應該大力支持,如果「反川」那很可能就是「親中」,所以不支持。  ▍美對中是程度手段問題   其實,反中不是一刀切的二分法,反中跟反川也完全不互斥(除了國際議題,還有許多國內議題。順道一提,很多人講說美國恐怕會走向社會主義、非常可怕。這其實是對社會主義定義上的嚴重誤解。美國不管是哪個政治人物,都離社會主義很遠,即使最左派的桑德斯,比起北歐國家的主張可能就不左了。這是另個題目,我們改天再談)。而且,大家要思考一下,美國政界的對外態度真的是用反中、親中來劃分的嗎?  首先,我們要理解美國的國家利益核心所在是什麼:【維繫政、經、軍的霸權優勢,在全球維持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體制。】重點在於,消滅中共政權從來不是美國的核心選項,很多時候,反共只是一個逼迫中共政權做更多開放的手段而已。  美國兩大黨從來不是用反中來區別的。1970年代末期,開始和中共交往、大力推動中國改革開放的都是共和黨,民主黨由於和工會站在一起,最先是反對開放市場的。1990年代,固然是由民主黨的柯林頓總統開啟了中國進入世界體系的大門,但是美國大部分跨國企業(以及所謂的「軍工複合體」)和政界菁英們大都支持這樣的決定,因為他們認為中國加入世界,才能夠保持國際市場的穩定與繁榮。事實上中國也的確成為了世界工廠和愈來愈大的消費者角色。在共和黨小布希總統時期,美對中貿易逆差加速擴大。(我們應該不會講說小布希是中共同路人吧?然後,有很多人質疑誰誰誰跟中國做生意做很大,事實上,兩大黨都有很多這樣的人物,川普總統自己的家族和中國之間也有很多商業往來。如果要這樣子批評之前,還是要再多考慮一下)  這幾年來,因為中國在許多方面的擴張野心,讓美國的菁英們終於了解到,中國並不會自然而然地走向開放。長期以來的「交往政策」已經在官方報告當中被宣告失敗了,而且兩大黨對此有共識:中美之間已成為了競爭關係。甚至,兩大黨在比賽「誰比較反中」,部分原因的確是川普的議題設定很成功。然而,大家仍然在討論該用「什麼手段」才能逼迫中國真正地遵守經濟貿易規則、開放市場。也就是說,美國人談中國政策並非親中反中的問題,而是程度和手段的問題。  對台灣人來說,我們長期被中共打壓而在國際政治當中被孤立,因此更需要各方面不同的朋友們。美國的自由派、民主黨的人們,有些人對中國的認識的確是比較天真一些,還有一些經濟學或政治學大師們,覺得中共的統治手段得以讓很多人脫貧,所以是好棒棒的(近期也有不少人覺得中共處理疫情的手法真是有效率)但是我們要知道,在川普當政之下,他們的重心是國內政治,而且川普的確用了不少加深各種族群對立的動員策略,從來不試著去團結人民(語出曾在川普政府做事的高階官員),這是他一貫的風格;而在國際政治方面,自由派的人們一向比較偏愛多邊關係的策略,反對川普以雙邊關係為主的方式,這其實跟反不反中也沒有關聯。  我們該慶幸的是,目前為止,台灣議題在美國國會當中仍然具有兩黨高度共識,過去好幾個相關議案都是近乎無異議地通過。因此,更沒有必要隨意就用反中親中來劃分,把台灣的朋友排除。除了對美國政客們採取親中反中二分法之外,還有一種另人頭痛的劃分法,那就是台灣有許多人是基於反美、親中這樣的角度出發,整天懷疑美國會出賣台灣、美國都只賣無用的武器給台灣之類的,那就更不符現實了。  不只美國,我們也不該隨便就把他國政黨、政要貼標籤。美國在軍事與經濟上都有能力和動機去壓制中國挑戰霸權的野心,但其他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力量都不見得會有「對抗中國」的可能性,因此只能夠拖時間或者是慢慢調整對中國的政策。  而且話說回來,在中國崛起的過程(尤其是在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台商扮演關鍵角色。台商提供了技術和資金,協助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我們根本也沒有什麼立場去批評他國親中、想賺人民幣。  ▍別只用親中反中二分法   在快速變動的國際局勢下,台灣人該做事情是向美國【不分黨派的】決策菁英們指出,支持台灣符合美國利益。當然,在跟不同黨派的人們來往時,要用到的論述重點是不一樣的。長期以來有很多台灣人們,包括民間團體以及外交人員們都在努力這樣做,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實質的進展。對一般人來說,我們要記住,就算要在網路上「出征」,砲口永遠是對著中國,而不是對中國不夠了解的人。  如果輕易地使用親中反中二分法來看別人的觀點,那最後只會適得其反,甚至拖累了第一線人員們的努力。我們必須持續告訴世界,台灣不只是對抗中國野心的第一線,更是以自由、人權等價值立國,可以有能力在各方面做出實質的貢獻。  *再講更白話一點:不要輕易就成為哪個政治人物的粉絲。就算支持某些政治人物,也要對掌權者保持著懷疑與批判的心。 ---  ✨ 支持獨立內容,贊助觀測站:https://pse.is/MG557 【 收聽觀測站podcast 】 ➤ SoundOn:https://pse.is/QSLXX ➤ Spotify:https://pse.is/RCQ2K ➤ Apple:https://pse.is/R2RXV ➤ Youtube:https://pse.is/QSM4H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