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表示當選之後要取消川普對中國新加的關稅+大選現況簡短評論】

8/10/2020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日前表示,他主張要取消川普對中國製造貨物新加的關稅。   🗞 Forbes報導:https://pse.is/V3FGT (參考中文翻譯:https://pse.is/UJH8R)   他接受美國公廣(NPR)「Up First」節目主持人Garcia-Navarro的訪問時,做出以上表示(按:NPR的這個podcast很受歡迎,每天早上精選當天值得關注的三個新聞,推薦大家可以拿來練聽力以及了解美國政治)。   拜登如此表態的主要理由是:根據各種經濟學研究,貿易戰之後新增的成本是由消費者和廠商吸收,實際上對於美國廠商及人民而言是弊大於利。    拜登認為,中國的確破壞了自由貿易的規則,也正在偷竊智慧財產權,必須要去處理這些問題。然而,川普對中國的政策實在太「單邊主義」,造成盟友之間對美國高度不信任,因此不斷強調要走多邊主義的模式(按:這樣的立場可從近期多位民主黨策士的投書、訪談、演講當中多次確認)。   不過,主持人問說,如果要取消關稅,你要中國用什麼來換?如何確保他們可以改變?(按:貿易戰的目的就是要用來逼迫中國改變特定行為,遵守貿易規則,但至今顯然還沒有達成這個目標)   拜登回答:我們必須要先問,中國在國際關係中適當的行為模式是什麼?他們必須要遵守國際貿易的規則。然而我們先前的政策卻是讓自己沒有對付他們的武器,尤其是對歐洲、加拿大、亞洲其他國家所加的關稅。(按:這裡應是指,加關稅不符WTO規則,而且也讓盟友不信任,因此認為這樣的做法反而自損美國手邊可以箝制中國的武器。民主黨較主張用多邊機制和國際組織來要求中國,因此很在意盟友們不開心。不過,對於取消關稅後如何迫使中國遵從貿易規則,目前看來拜登沒有直接回答到問題)   拜登認為:我們必須要集結盟友們的力量,才能讓中國改變。    ▍背景補充+短評:   自從貿易戰以來,各項研究顯示,美國的確需要付出一定程度的代價,尤其是因為關稅變高而導致的出口減少,農業和製造業受創嚴重。許多農業大州深受影響,而他們在上次選舉當中主要是川普的支持者。因此,川普政府在貿易戰之後,為了弭平一些負面影響,推出許多針對農業的補貼計劃,這點是目前民主黨抨擊的。   Forbes的報導最後引述哥倫比亞大學及紐約大學的研究,說美國公司在貿易戰之後損失的股價數字驚人。 不過我們也要提醒大家,美國之所以會發動貿易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政策形成,而是長期以來中國不斷偷竊或者強迫外國廠商「自願」做技術轉移,導致現在許多商業界巨頭也已逐漸覺得這個成本超過利潤了,近年向美國政府求援的廠商也愈來愈多。不過,到底該如何迫使中國做出結構改變,似乎仍是一個未解的問題。   根據〈大國攤牌〉(Superpower Showdown)這本書所記載的貿易戰始末,中國在談判過程中最在意的事情就是美國要撤回關稅,顯然這是一個美國目前所擁有的籌碼。我們認為,對中國到底要採多邊或單邊這樣「手段」上的辯論,會是接下來到大選前的重點。   不過,根據媒體報導,拜登的幕僚有出面澄清說不會立刻取消關稅,只是會重新評估。然而,民主黨策士們普遍來說比較不贊同太過「單邊地」強硬「對抗」中國,假設民主黨重返執政,可以很確定的是,其對中政策不可能維持目前這樣的手段與程度(國會方面的氛圍不會改變太多,畢竟近期好幾個亞洲相關法案都是近乎無異議通過的)。    ▍背景補充+短評2:   目前各家媒體民調顯示拜登大幅領先約10%,尤其是在幾個關鍵搖擺州(密西根,威斯康辛,賓州,明尼蘇達,佛羅里達)。看美國總統大選,其實全國民調一點都不重要,看幾個關鍵州就夠了。   但是,經過上次的美國大選,很多人會說民調不準,又或者說這都是假民調等等,事實上2016年的民調完全沒有失準,是大多數媒體解讀錯誤而已(我們podcast第11集有提到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2016年的民調其實是歷年來最準的)。當時希拉蕊普選票贏兩百萬票,正如同全國民調所預估的那樣。不過,在以上這些搖擺州,民調本來就是五五波,而川普最後都贏一點點,1%上下。   不過,距離選舉還有三個月,變數還有很多。第一大變數就是拜登自己。他的失言頻率有點高,常常自爆,尤其遇到記者的一些稍具挑戰性的問題,常常會莫名其妙生氣。他談話的方式(每次遇到黑人訪問者,就一直講hey man裝熟,看得令人尷尬癌發作)、反應的速度等各方面來看,狀況都不是很好,跟以往當副總統時期更是差很多。接下來會有三場辯論會,這會是一大挑戰。    事實上,拜登目前民調領先,主要是因為討厭川普的比例很高,而不是因為真的喜歡拜登。在支持拜登的人當中,三分之二說主要原因是討厭川普。疫情影響之下,兩大黨都不能辦大型造勢活動,這也會影響到最後階段的選民動員。      ▍總複習:   川普對中國加稅主要是從2018開始,有很多項目。主要的幾次加稅包括: ➤ 2018/4/4:針對500億美元商品加25%稅。 ➤ 2018/9/18:針對2000億美元商品加10%稅,並將於2019年上升至25%。 雙方談判並成功將10%調高至25%稅的時程延後。 ➤ 2019/5/6:由於先前已接近談成的deal遭到中方反悔,先前延後的25%稅正式實施。 ➤ 2019/8/1:川普表示將從九月開始針對所有剩下的3000億商品,加徵10%關稅。 ➤ 2019/8/13:經過協商,將3000億商品拆成兩部份,其中1800億商品暫緩,1200億商品確定於九月實行,另加徵5%。 ➤ 九月正式實行15%加稅時,中國向WTO提起訴訟。 ➤ 2020/1/15:雙方簽署第一階段協議。先前所有加稅部份,只有九月時加徵的15%砍半成7.5%。 ➤ 中美雙方即將於8/15展開會談,檢視第一階段協議的實行狀況(中國保證購買美國商品,以及在某些方面減少市場障礙)。       ✨ 支持獨立內容,贊助觀測站:https://pse.is/MG557     🎙 收聽觀測站podcast:   ➤ SoundOn:https://pse.is/QSLXX ➤ Spotify:https://pse.is/RCQ2K ➤ Apple:https://pse.is/R2RXV ➤ Google:https://pse.is/U4JMN ➤ Youtube:https://pse.is/QSM4H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