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北約也應該保護台灣】

4/30/2022

4月27日,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在一場公開的演講當中表示:「北約必須要和盟友(如日本和澳洲)一起攜手制止印太區域的安全威脅。我們必須要確保民主政體,例如台灣,可以有能力進行自我防衛。」 "We need to pre-empt threats in the Indo-Pacific, working with allies like Japan and Australia to ensure that the Pacific is protected. We must ensure that democracies like Taiwan are able to defend themselves.” 這是目前為止歐洲的北約成員國對於防衛台灣議題第一次清楚的表態。 補充:這個演講的場合是倫敦金融城市長官邸年度復活節晚宴,台下百餘位賓客們均是世界各國駐英國使節。 先前,G7國家曾經在美國的推動下,推出外交聲明表示關切台灣海峽的穩定;在2021年美國撤出阿富汗之後,拜登總統曾經(很多人說是口誤)明確講說,台灣是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集體安全機制保護的對象,跟日本一樣。 英國外交大臣這番講話,能夠在北約內部帶來多少討論,值得我們繼續關注。六月下旬將在馬德里舉行的北約峰會,成員國將制定出新的戰略概念,各國正在討論除了就未來與俄羅斯的關係做出回應外,也需考慮中國在印太區域及全球舞台日漸增長的影響和威脅。 另外,在4月26日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出席參議院外委會的聽證會。甫訪問台灣的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Bob Menendez)表示:「如果中國出兵台灣,而我們沒有前往協助台灣,其他國家會說,他們(美方)沒幫台灣,也不會來幫我們。」布林肯回應說,美國會確保台灣擁有自我防衛所需的一切工具,能夠抵禦潛在侵略,防止中國單方面破壞現狀。 你可能會想,北約的使命主要是為了確保歐洲的安全,那麼在北約提到關切台海安全的意義在哪裡? 雖然說台灣或是印太地區的安全不在北約Article 5集體安全條款的保障範圍內,但許多北約國家其實和印太地區國家都有夥伴關係,例如日本、南韓、澳洲和紐西蘭。一旦此區發生事故,北約國家不可能不受到影響。更不用說,作為北約領頭羊的美國,對印太地區的安全可是高度重視,因為這牽涉到美國巨大的國家利益。 把台海安全議題帶進北約,其意義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更顯重要。我們都知道,在俄羅斯入侵之初,歐洲國家的態度不一,願意承諾的反應強度也不同,是一直到後來隨著戰爭變得越來越血腥且無法收拾,各國才慢慢變得比較一致。但即便是大家同聲譴責俄羅斯的現在,面對俄羅斯以切斷天然氣為威脅(要求歐洲國家以盧布支付俄羅斯天然氣),很多想要抵制俄羅斯的國家還是面臨極大的掙扎。 這告訴我們,在國家之間建立戰線是需要時間、溝通以及準備的。歐洲最大的安全威脅是俄羅斯,而印太地區的最大威脅則是中國。俄烏戰事打得激烈,但其實大家也都盯著中國看。不只是要看中國會不會出手幫俄羅斯,更是在思考萬一中國是下一個侵略者,所有人該怎麼反應?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若是要對它祭出經濟制裁,恐怕自己也會被傷得又慘又痛。 因此,把台海安全議題帶到北約中討論,甚至是其他國際安全論壇中,都是很必要且現實的準備。 總結來說,我們認為:由於俄國入侵烏克蘭,之後北約的角色會變得更積極。特拉斯這番發言,等於是表態把北約身為「民主自由防衛者」的角色更明確化。(其他各國是否也要一起跟上繼續這個發展方向呢?) #特拉斯不是最近很紅的特斯拉老闆 #有沒有人看到標題一下子想到馬斯克 #Truss的演講是對著世界各國駐英使節說的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