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係與公關公司】
6/17/2022
日前,聯合新聞網刊出一篇名為「營造台美關係穩健形象,民進黨砸錢找華府兩大王牌公關」的報導,內容指出台美關係其實是靠砸錢砸出來的,都是公關公司在幫忙運作以及聯繫。報導指出,這幾年台灣政府每年大約要花費三百萬美元在公關公司上面,進行各種遊說的行動。 6/15日外交部回應指出:「台灣駐美代表處聘用公關公司協助推動強化台美關係,是政府長年一貫作法,且跨越不同政黨的政府皆同,非單一政黨所獨創或獨有的運作,也嚴格遵守相關法律,其預算也由立法院監督。」 外交部的回應是符合事實的,這的確是長年的傳統,而且也是華府的傳統。各國政府以及各個私人公司都會做同樣的事情,且都必須要遵守法律,然後都必須要公開登錄。 我們來幫大家補充個數字。 在美國,2021年整個遊說產業的總值是:$3.7 billion,37億美元。 聯合報指出台灣政府一年花費約300~320萬美元,就以300萬美元來算,換算下來,台灣政府的花費佔整體遊說產業的:0.08%。 而中國方面呢?2021年的花費是8264萬美金。根本沒有人看得到中國的車尾燈。 根據 OpenSecrets.org 的資料,光是台積電這樣的一間民間公司,2021年在美國所花費的遊說費用就有約230萬美元,2020年也有200萬美元(把台積電視為主要競爭對手的英特爾,大約花費四百多萬元)。 簡單來說,在美國從事外交工作與政治遊說工作,這些都是必要的固定成本。台灣政府的花費金額完全屬於正常的範圍。 任何行業都有行規的。在龐雜的立法過程、以及整個華府的政治過程當中,找公關公司來聯繫各種事情,是很正常的事情。一般人很難能夠自己單槍匹馬殺到華府去要找議員談事情,更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就影響立法過程。整個立法過程要經手的人們和關卡實在是太多了! 該報導中有許多刻意誤導之處,例如說在某些台美關係有進展的時刻,台灣花了多少錢在公關費用上面。還把外交人員拿出來講,似乎是要影射我們的外交人員都在做一些什麼不法勾當。這是很惡意的扭曲寫法。其中有一些很荒謬的數字,例如報導指出,台灣政府捐給眾院議長裴洛西 (Nancy Pelosi) 六千多塊美金,影射說就是因為收了錢,裴洛西才願意安排來台灣。 (呃,大家請瞭解一下米價,「假設」收六千元的政治獻金就可以安排眾院議長到台灣,那我們還不安排到爆!!!) 事實上,我們平常必須要靠外交人員們努力去交朋友、維持友誼,讓國會議員或者官員們了解我們台灣相關的議題在做什麼,這樣子在關鍵時刻的時候,對方才會願意為台美關係做事情。 而外交人員們也必須要判斷,必須要知道在「什麼時候」出手、以及要針對「什麼對象」出手。例如報導提到我們找國會議員寫信公開支持台灣,這些事情平常就必須要保持聯繫,而不是「只要一砸錢,國會議員就會寫信」。我們也不是每件事情都要請國會議員們幫忙。 我們必須要選在特定的時刻來出手,例如在某些法案或決議案正在審議的時候,或者當行政部門正在討論某些政策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會需要把平常累積的支持能量放出來。 公關公司只是美台交往溝通的其中一個管道,但不是外交工作的全貌。公關公司是幫忙聯絡事情用的,最重要的那些內容,還是要靠外交人員們的溝通。並不是只要把錢拿給公關公司,我們選定的對象就會支持我們。 國會議員們要忙的事情這麼多,為什麼這些國會議員們要理會台灣?外交工作不是這麼廉價的,而該篇報導就是讓大家誤以為,外交就是這樣子隨便砸個錢就有。 說真的,如果按照報導所說,只要出個一兩萬美元就可以拿到數十位甚至數百位國會議員們的信,那實在是太便宜、太划算了吧?! 註:根據 OpenSecrets.org 2021年度外國遊說排行,台灣根本連車尾燈都看不到,更不用說要去和排行第一的中國(8264萬美金)在一些重要的議題上來抗衡。 我們相信寫報導的人絕對清楚華府的政治過程運作模式是怎麼樣,但是這樣子刻意誤導說我們的對美外交工作「只有砸錢給公關公司」,是對我們整個外交體系、所有前線的外交工作人員們、以及從以前到現在所有外交工作的重大扭曲。 題外話,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查查關鍵字「中國遊說團」,這個中國是我們以前的中華民國,China Lobby。這樣應該就會知道以前我們政府的遊說工作是多麼淵遠流長。只不過,在老蔣的時代是屬於惡名昭彰的那一種,常被美國媒體拿出來電。 事實上,像這類質疑台灣付錢給公關公司,或是花錢買外交的文章(例如之前蓬佩奧來台演說),一直以來都滿常出現的。不過我們都必須要知道,這種行之有年的傳統、且早已受到美國法律規範的行為,就不要再拿來當成攻擊自己政府的工具了吧! #猜猜看哪間媒體跟聯合報一樣發了同樣的內容攻擊台灣政府 #環球時報和南華早報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