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香格里拉會談:美中防長首度見面+澤倫斯基呼籲全球必須支援小國(包含台灣?)】

6/13/2022

最近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高峰會議陸續舉行,一個是在丹麥的哥本哈根民主峰會,一個是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在6月10日到12日舉行。 ▍什麼是香格里拉對話? 香格里拉是新加坡的一間大飯店,在這邊舉行的論壇就剛好以它為名(全球業配?)。 這個論壇是亞洲地區最重要的多邊軍事安全對話機制之一,第一次舉辦是2002年,今年剛好是第20週年。主辦單位是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以及新加坡國防部底下的亞洲安全峰會辦公室,可以說是由新加坡政府為主要的東道主。參與論壇的包括亞太地區的國防代表、軍方將領、政界人士,主要目的就是讓區域內的軍事安全領袖們進行各種多邊的或雙邊的溝通,減少誤判而帶來的衝突可能。這樣的多邊論壇有個好處就是,提供一個「中立的」場所,讓各方可以坐下來談。很多時候有些國家之間關係不好,很難直接安排雙邊會面,但在這種場合就可以安排會談。在歐洲也有像是慕尼黑安全會議這類的常態機制每年召開,用意是類似的。 今年的香格里拉對話有來自 40 國家的 500 位代表參與論壇,先前兩年都因為疫情的關係而停辦,而這兩年內發生了實在太多事情,包括美中爭霸、緬甸、北韓核武等等,這些大事都非常需要透過對話機制去討論。 ▍美中防長首次會面 當然,今年的焦點之一,當然就是美國和中國的國防部長首次見面。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和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在這次的香格里拉對話第一次見面,雙方擦出不少的火花。畢竟,星期三(6/8)奧斯汀出發之前,美國政府才剛批准向台灣出售價值1.2億美元的零件,主要用在軍艦的維修保養以及作戰所需。 其實在拜登政府上台以來,美國就不斷地要與中方高階將領見面。去年金融時報就曾經報導,奧斯汀部長數次發邀請給中共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許其亮,不過中方一直是已讀不回的狀態。拜登政府後來選擇接受由魏鳳和與奧斯汀進行對話,這次面談前兩人曾在今年4月通電。 為什麼先前奧斯汀要求跟許其亮會談,而不是中方的國防部長魏鳳和呢?中國有一個特色,就是一個職務會有兩個機構,一個代表政府,一個代表黨,而通常代表黨的那個才是真正握有實權的。魏鳳和雖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但身為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且同時是中央政治局委員的許其亮才是大咖(那主席是誰?主席就是習近平本人啦)。事實上,許其亮就是全中國最高階的軍事官員了。同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同層級對口」(counterpart)、中共外交事務的第一把手並不是外交部長王毅,而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楊潔篪。 不過,大家可能也會想問,幹嘛一定要跟中國對話?是不是美國又要親中了? 事實上,若觀察過去數年,儘管美中之間再怎樣競爭衝突升高,都還是強調軍事上面溝通與對話的重要性。即便是川普時期的美國政府,也一直避免與中國之間發生直接的軍事衝突,美國仍是極力維持「軍事安全對話」的這個動作。 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不管是鷹派、鴿派,絕大多數的將領或者政策圈的人,認為有對話機制才能避免美中雙方直接正面軍事衝突。雙方不見得需要談得開心,但至少把對方的底線搞清楚,不要出現誤判。只是這樣的雙邊軍事安全對話,不管是檯面上或者檯面下,近幾年來都愈來愈難以維持。主要的原因是出在中共內部,除了民族主義氣燄高漲外,還有內部軍事組織改組,造成決策愈來愈封閉。以上的內容,從許多川普時期退下來的官員口中都能得知,在許多智庫研討會或者智庫的政策類文章當中都有提到。 ▍那麼這次對談的成果怎麼樣呢? 其實算是在大家意料之內的,就是美國重申希望更好地管控兩國關係,看美方的新聞稿內容都是一些我們所熟知的文字。 不過,各方都有滿多不同的解讀,像金融時報就說,美國和中國一直強調要讓關係和緩一點,似乎是把會談解讀成,要為拜登日前在日本宣布說美國有協防台灣的承諾這樣的事情來降溫。然而,如果我們看其他媒體的報導就會覺得,好像沒有金融時報報導的這樣溫和,例如全球三大通訊社之一的法新社下標:台灣議題,美中「衝突」。 事實上,美中雙方防長的公開發言,是看起來滿強硬的。 魏鳳和說:「如果有人膽敢把台灣分裂出去,中國軍隊必將不惜一戰,不惜代價、堅決粉碎任何台獨分裂圖謀,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而奧斯汀則是提到:美國將繼續支持包括台灣在內的盟友,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其領土主張採取了更具脅迫性和咄咄逼人的 ( more coercive and aggressive ) 做法。他也說,中國的飛機和船艦現在與其他國家的飛機和船艦之間,大幅度地增加了許多不安全、不專業的接觸,此一現象令人擔憂。 然後,中國駐美大使秦剛還加碼公開發言說,台灣自從1800年前就屬於中國。 呃,事實上,台灣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而且,1800年前是三國時代,這個時代根本沒有什麼「中國」中央政府的存在。中共建政以來,從來沒有統治過台灣任何一天,所以,當然是沒有什麼分離出去的問題 對此,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回應:台灣從未在中國政府的管轄之下,台灣人民不會屈服於中國政府的武力威脅! 簡單來說,美國與中國雙方公開的發言是針鋒相對的,然後內容也是很兇,但金融時報還是把它解讀成美中要和緩關係。我們是覺得這個所謂和緩,就是很正常的「避免衝突」、管控競爭,如果要把它解讀成美國要開始親中,那實在是誤會了美中競爭的本質。 不過還是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發展,像是魏鳳和這番「不惜一戰」的發言,竟然沒有出現在中國官方釋出的新聞稿,讓人聯想到是不是內部有什麼溝通的問題,又或者是一種兩手策略,公開的演一套,私下的會談又講一套。 關於這次香格里拉對話的其他幾個重點,我們會補充在週二上架的podcast裡面。 ▍澤倫斯基公開挺台灣(?) 最後當然一定要提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以視訊演講的方式發表演說(這樣子的演說,象徵歐亞安全戰略的連結性。雖然俄國入侵烏克蘭,戰場遠在歐洲,但是對亞太地區的國家來說仍然是非常重要),同時還有QA的環節,而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在台灣。 演講完的QA時間,有《華爾街日報》記者提問澤倫斯基說,中國尋求必要時以武力拿下台灣,台灣該如何因應?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Josh Rogin也問說:「當中國試圖控制台灣的自由人民,你會如何建議台灣保持resilience ( 韌性 ) ?」 他說:今日烏克蘭是全球借鏡。戰爭僅對特定的政治領導人有利,也就是那些野心勃勃、對現狀不滿足的人。他說:國際社會過去養大了某些國家的胃口,我們需要外交解決方法,以先發制人的方式來支持需要幫助的國家,我們絕對不能讓他們落單,任由另一個在經濟上在領土上在配備上,更強大的國家擺佈。 澤倫斯基的回答避免了刻意提到台灣以及中國,他並沒有直接回答台灣應該怎麼做,也沒有直接回應記者們的提問,並沒有直接講明要對付的人是誰,而是用普世價值的角度來回應記者們的問題。而他所說的先發制人外交方式,大體上應該就是指多邊的機制(例:QUAD,AUKUS,或者北約)來達成嚇阻的效果。 我們覺得澤倫斯基真的很厲害,在每一個演講場合都可以找到連結點,例如這場演講談小國的生存之道,他就有很多地方向已故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致敬。而在回答台灣問題的時候,雖然沒有直接回應給台灣方面的建議,但是用更高度的方式來回答,不只讓整個層次更高,而且「加入多邊機制以嚇阻獨裁大國」不正是烏克蘭也最需要的嗎?這種連接方式很高明,而且最主要的目的大概就是避免現階段直接跟中國撕破臉。 大家要知道,烏克蘭是中國一帶一路投資國家之一,而且中國目前也不願意制裁俄羅斯,甚至可以說是俄國在世界上最主要的支持者。直接跟中國撕破臉,對烏克蘭來說並沒有好處。 另外,推特上的消息看到,中國代表在澤倫斯基講這些回答的時候就退場了。讓我們來點播丹麥民主峰會上演唱的《玻璃心》。

US Taiwan Watch - Commentary and Analysis

Our team of editors and experts comment on the latest and most important events in the world and how they affect US-Taiwan relations. From geopolitics, security, and elections, to business, technology, and culture, this is where to find the freshest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