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核心幕僚親中?】

1/19/2021

這幾天有很多網友熱心地(也可以說憂心地)傳來一則新聞,新聞內容是這樣的:「TVBS採訪拜登核心幕僚Graham Allison(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說拜登很清楚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台灣這個獨立國家,美國不會承認台灣獨立。專訪內容將於23日下午播出,由趙少康主持,與談人包括長風基金會董事長江宜樺、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及台灣大學政治系莫內講座教授蘇宏達。」 有些人會說:「看吧拜登就是親中,台灣要完蛋了。」 有些人會說:「看吧拜登政府希望台灣親中,台灣還不趕快聽中國的話。」 我們這邊來做個媒體識讀。 --- 其實我們先前的文章有介紹過Graham Allison這個人了 【國關大師討論選後局勢:現實主義 vs 熊貓派】 https://reurl.cc/1gggQp 綜合之前的文章,這裡整理幾個重點: 1、這位艾利森是教科書等級的人物,可以說他是「重要」外交政策顧問,不過呢,要說他是「核心幕僚」恐怕是言過其實了。 2、智庫和政策圈當中,本來就會有熊貓派、也會有強硬派的存在,我們很難用單一人物去推斷一個政府的整體外交政策走向(更何況,艾利森只是位學者,距離核心幕僚的位置很遠)。比較確實的做法,是要去判斷某些論點是否已在政策圈內廣為流傳與被普遍接受。 3、艾利森在他的書中(《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其實就已經流露出對中國相當天真的論點,而這樣的論點很容易在許多熊貓派的學者們身上看到,也就是:認為中國會遵守國際秩序,美國需要全力地與中國一起討論如何防止戰爭。 我們在前面的文章當中提到,他的「台灣是美中衝突的定時炸彈」這樣令人失望的論述,似乎是搞錯誰才是現狀破壞者的本質,也忽略了中國一直作為挑釁方的行為。挑戰美國的是中國,破壞國際秩序的是中國,偷竊商業技術的是中國,迫害人權的也是中國,為何稱台灣是「定時炸彈」而不說四處引戰的中國是世界的核彈呢?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還真的需要密切注意一下這樣子標準的「建制派」或說「熊貓派」的看法,因為他們在目前華府局策圈中不是少數。他們會覺得美國要跟中國多溝通、坐下來談、使用國際上的各種建制(institution)來合作。 ❗️好加在的是,目前為止新政府外交相關人事任命當中,這類熊貓派的人物並不多。例如即將在白宮國安會裡面主管中國事務的蘿拉.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甚至可以說是一位鷹派。她過去的研究主要是中國資訊戰,而且也清楚指出中國的資訊操作是可怕的事。普遍來說,目前獲任命的外交相關人事案當中,大家都覺得中國是重大的挑戰。 真正要看核心幕僚,推薦大家看一些即將擔任重要職位的人的發言。 例:國務卿(布林肯),國務院亞太助卿(還沒出爐?),國防部長,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還沒出爐?),國安會顧問(蘇利文),國安會印太事務主管(Kurt Campbell),國安會中國事務資深主任(Laura Rosenberger)、以上這些職位的幕僚長(例:國防部長幕僚長Kelly Magsamen)。 所以說,我們並不需要隨著TVBS和長風基金會這樣的單位起舞。我們過去也提到過很多次了,他們的目的其實就是叫台灣趕快轉向中國、聽中國的話。他們會說:「兩岸關係當中的麻煩製造者是台灣(例如蘇起就說過,台灣向美國買武器是對中國的挑釁)」、「美國一定不會幫助台灣;美國也是親中的,所以台灣必須要親中」。 理解這群人的背景,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他們要找艾利森,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摘要。 我們真正該做的事情是想辦法打入美國政策圈的辯論當中,同時也要在台灣反駁內部親中派們的論點。 ❗️另外還有一點,「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台灣這個獨立國家,美國不會承認台灣獨立」這句話其實一點都無法證明什麼事。因為美國一直以來的「一中政策」(One-China Policy)以及戰略模糊等長期政策,一直都是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共代表中國、不承認台灣獨立存在。 在川普政府時期,也沒有打破這樣的大框架。只是,由於國際情勢的轉變,目前已經有許多人提出要更改戰略模糊的內涵,但國務卿蓬佩奧也親自回應說目前沒有要更動。因此,拿這句話來影射說拜登政府親中貶台,是毫無根據的,因為那只是對現狀的陳述而已,這是美國長期以來的立場。 感謝各位網友們傳來的訊息,希望以上這些說明能對媒體識讀方面有幫助。 同場加映: 【美國對台海「戰略模糊」政策的三個層次】 https://reurl.cc/qmm0W3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