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在民主峰會被言論審查?】

12/13/2021

根據路透社12日的一篇報導(https://reurl.cc/aNOxy7 ),我國數位政委唐鳳上週參加由拜登政府所舉行的「民主峰會」(Summit for Democracy),在講到一張投影片以不同顏色標示台灣和中國時,影像訊號一度被中斷只剩下聲音,讓外界產生居然在「民主」峰會被美國言論審查,覺得格外諷刺的質疑。 ▷ 事發影片,唐鳳第一次發言在 04:24:05,第二次在04:45:13(畫面被切):https://youtu.be/Nw2bfsjTXhA。 ▍到底發生了什麼? 不願具名的爆料者告訴路透社,當時看到唐鳳的那張地圖時,白宮(其實應該就是國安會)一片錯愕,認為地圖上台灣和中國用不同顏色畫份似乎暗示台灣獨立,有違美國向來在「台灣是否屬於中國」一事上不表態的立場,立刻要求會議負責轉播的人卡掉影像,並且在稍後的畫面中加註了「個人於討論會上表達的任何意見均為個人意見,並不一定反映美國政府觀點」。 其實唐鳳這張標色地圖是來自於南非一個非政府人權組織CIVICUS所做的調查(中央社報導:https://reurl.cc/bnQNE6 ), 不同的顏色代表公民權利自由度的差異,而台灣連續三年被列為亞洲唯一「開放」的國家。和台灣是不是屬於中國的一部份完全沒有關係。因此爆料來源也表示,美方的行為完全是「反應過度」(over-reaction)。然而,白宮國安會這邊被嚇到反應過度,也是因為之前在預演時(dry-run)時,唐鳳的投影片並沒有這張地圖(CIVICUS的報告在峰會前一兩天才出爐,有可能是因為這樣才臨時加入)。 唐鳳政委當時參加的是一個名為「打擊數位威權」(countering digital authoritarianism)的討論會,旨在討論在面對中國以及其他國家挑戰時,如何加強民主。美方這樣的舉動不僅對照起會議主旨看來格外諷刺,幾個當時參加該會議的人向路透社表示,也會讓大家覺得拜登政府並不如其所說的,對台灣的支持是「堅若磐石」(rock solid)。 (中國現在進行的「數位威權主義」,真的是茲事體大,我們都必須要好好關注) 不過在路透社新聞出來之後,白宮國安會的一位發言人則透過email說,路透社對這件事的描述並不準確,白宮從未切斷唐鳳政委的影像。表示當時是因為會議的螢幕分享功能出了狀況,唐鳳政委的完整影片都可以在峰會的官網上找到。而被問到是否認為美國政府切斷影像訊號時,唐鳳告訴路透社「不,我不認為這與我投影片中的CIVICUS地圖,或美國在亞洲的盟友有關」,唐鳳也認為是「技術問題」。 ▍我們的看法 現在有兩套說法,一個是爆料者指出白宮下令切斷畫面,一個則是官方表示當時出了技術問題,而唐鳳本人則相信是技術問題。 我們不是爆料者,無從得知實際情況究竟為何。若假設是最糟的情況,即真的是白宮下令切斷唐鳳的畫面訊號,那麼從這起事件我們可以看出幾點:(1)白宮因為一個產生誤會的地圖過度反應,鬧出了國際級笑話;(2)美中關係應該是來到近代以來的新低點,情勢相當緊繃,以至於唐鳳一張未事先告知的地圖就能把國安會官員嚇到理智斷線;(3)國安會似乎和國務院不同調,知情人士在路透社報導中表示,事發當下國安會憤怒的聯繫國務院。 其實我們大概能理解為什麼國安會會被嚇成這樣,因為根據2020年美國國務院所發布的、關於台灣在地圖上面的規定(https://reurl.cc/EZxY41 ),若以顏色區分主權,台灣應該和中國用同一個顏色顯示。之前的文章有提過,這次美國不邀中國(畢竟這是民主峰會 …),反而邀請並不承認其官方關係的台灣,這樣高調的舉動恐怕已經是在試探中國的底線,對美方來說是有風險的。也因此,葛來儀(Bonnie Glasser)就告訴路透社,看起來「要遵循美方相關政策」是台灣受邀參加峰會的條件。 但問題就是,唐鳳會中展示的地圖根本沒有違反美國政策:一來是前述美方對台灣地圖的相關規定只適用在美國官方出版的地圖上;二來是該地圖上的顏色也和主權劃分無關,只是表示該地區的自由程度。因此,如果今天真的是白宮下令切斷畫面的話,那真的是過度反應,在自己舉辦的國際場合讓自己難堪。 不過另一方面,若要因此就開始高唱疑美論,認為拜登政府果然就是親中賣台,那真的也大可不必。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美國有需要在一開始安排台灣參加這次的民主峰會嗎?先前的各種台美相關交流,例如台美經貿繁榮夥伴會談、GCTF合作架構、TIFA貿易投資協議談判等事情,其實一直都是在進行當中。還有在不久之前,才剛證實了美軍派駐人員在台灣協助訓練。 如果因為美國一兩個動作,就認為美國要親中賣台,那其實美國不如趕快取消對中國貿易限制規定,也不要搞什麼AUKUS、QUAD,直接不演了不是比較快? 觀測站一直以來都希望提醒大家,美國的外交政策有高度延續性,很少會因為換了總統就改變方向。因為你如果細究美國外交政策的轉變,就會知道背後的驅力其實都是國際戰略和經貿架構的改變,很難因為一個總統或是執政團隊就改變(關於這點,非常推薦大家到觀測站臉書專頁的影片那邊,去看葉耀元教授在我們西雅圖募款活動上的演講:https://reurl.cc/kLxk1r )。 在這次事件之後,美國或許應該學台灣,聘請一個像唐鳳這樣的數位政委,這樣以後就不會再出現這種轉播上的「技術問題」了吧? ✨ 觀測站傳送門:https://linktr.ee/us.taiwan.watch。 ✨ 小額支持觀測站:http://pros.si/ufjkk。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