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助台固邦+國際參與】
3/15/2021
這幾年中共接連挖角台灣邦交國,美國已警覺到事態的嚴重,不只國會通過了《台北法》,以國內法的型式來規定說美國需要幫助台灣的外交關係,而且行政部門已經在許多地方付諸實現。重要的是,這樣的作法並沒有因為政黨輪替而改變。 3月14日,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巴拉圭總統阿布鐸(Abdo Benitez)通話,在國務院釋出的聲明當中,特別提到了台灣:「國務卿強調必須持續和全球的以及區域的民主夥伴合作,包括台灣,來解決流行病、打擊貪腐,增加政府透明度以及可責性」。 在這則僅有100字左右的聲明,特別把台灣放入其中,相當引人注意。巴拉圭是台灣在南美洲碩果僅存的邦交國,最近國內因為處理疫情的問題而炎上,美國此舉有助其穩定之意,特別提到說台灣可以幫忙。 這段話的原文是這樣:「The Secretary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ing to work with democratic regional and global partners, including Taiwan, to overcome this global pandemic, combat corruption, and increase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持續以實際行動挺台,包括: 1、3月10日台灣、美國、日本以及英國,在「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下以駐台辦事處(使館)的名義共同舉辦「強化各國及社區防災韌性」國際研討會。這個GCTF架構是從歐巴馬時代台美雙方簽署並開始實行,在川普時期透過這個架構協議,我們和很多其他國家共同舉辦訓練和研討活動,現在看起來也是會繼續下去,而且還首次加入英國!! 2、國務卿布林肯3月10日出席眾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回答議員問題時,承諾推動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邀台灣出席總統拜登說要主辦的「民主峰會」。 3、3月5日台灣、美國及史瓦帝尼三方共同舉辦「夥伴機會考察團」線上視訊會議拓展經貿投資商機。這個「夥伴機會考察團」(Partners Opportunity Delegation, POD)可以說就是設計來幫助台灣加強與盟友關係的,去年首次辦理是台灣、美國及聖露西亞三方共同舉辦,主要內容就是台灣和美國各自找一些民間廠商,共同討論要到邦交國拓展商機。其實,要不是受疫情影響,這應該是要實體進行、把廠商們帶到當地國家去,只是現在先以視訊方式辦理。這種方式可以說是對於直接援助方案的改良,也就是說,藉由引介投資的方式來達到長遠的幫助邦交國的目的。 小結:我們先前提到過,龐培歐時期的國務院是真的有在「工作層級」(事務官層級)加入了「幫助台灣」這項議程,尤其是在中南美洲、太平洋及加勒比海地區的邦交國。我們當然很樂見台美之間的各種合作與交流能夠持續下去而且拓展到更多不同議題。現在拜登政府已經明確講說,對抗中國是一項「全政府議程」(whole-of-government approach),在政府部會的每一個部門都要評估如何應對中國,而且也不斷強調對台灣的承諾穩固。在這樣的狀況下,台美關係是很有可能有更多元的拓展空間。 回顧一下,一月份和二月份,美國行政部門挺台行動包括: 1、各級政府官員不斷提到美國對台承諾堅定如磐石 2、戰貓蕭美琴大使受邀以外交使節身份參加總統就職典禮,是斷交以來的首次 3、戰貓大使「公開地」會見國務院代理亞太助卿金成(Sung Kim) 4、美軍驅逐艦三度通過台灣海峽,且至南海進行自由航行任務 5、台美供應鏈合作對話 6、台灣和美國的駐外大使在我國駐外館處多次公開會面,包括:駐WTO(布魯塞爾)、法國普羅旺斯等代表處或辦事處。(很顯然是在龐培歐卸任前解禁國務院與台灣交往內規之後的作法,延續到新政府) ✨ 觀測站推特:twitter.com/ustaiwanwatch。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