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軍售案11億美元 + 軍售謠言練習題】
9/4/2022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於9月2日宣布,國務院批准了總價11億美元(約新台幣336億)的對台軍售案。此次軍售的內容包括:60枚魚叉飛彈(針對船艦)、100枚響尾蛇飛彈(針對戰機)及長程偵測雷達的後勤合約。這是拜登政府自去年1月上任以來,第6個對台軍售案。 果不其然,馬上就有國內的親中統媒開始胡說八道。這些內容每次一定都會出現,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媒體識別練習題。 例如才剛被曹董罵而登上新聞版面的旺中,標題說:美軍清庫存、美售台舊款飛彈。 來看看旺中是怎麼操作誤導資訊的。 旺中新聞內容說美國售台 「1956年就開始服役的響尾蛇飛彈」。其實隨意google一下就可以知道,響尾蛇飛彈的確是1956年就開始服役,但之後經過非常多不同型號改良,現在最新一代的是2008年開始服役量產的AIM-9X Block II,也就是我們這次所買到的。而這款飛彈也是目前美國三軍都有使用的主力空對空飛彈之一。旺中故意講說1956年服役,誤導讀者說美國賣庫存不要的飛彈給台灣。 從先前的報導當中我們就可以得知,台灣空軍原本的F-16A/B型戰機,使用的是上一代的AIM-9P/M型響尾蛇飛彈。台灣軍方正在進行F-16A/B戰機性能提升為F-16V的「鳳展專案」(去年首批64架完成,還辦了交付儀式),在武器方面順利爭取到最新AIM-9X Block II型響尾蛇飛彈。這個新型的AIM-9X被稱為「最強的短程空對空飛彈」之一,且擁有非常多實戰經驗,目前也是多國的現役武器之一。 同樣的手法可以再玩一次,旺中報導說軍售包括「於1977年服役的魚叉反艦飛彈」。 同樣我們再google一下就有很多資訊,這次軍售台灣獲得的魚叉飛彈是AGM-84L-1(Harpoon Block II),這是原本我國空軍就已正在使用的空射飛彈。根據先前報導,我們空軍原有110枚左右的魚叉飛彈,這次再補上60枚。而且重點在於,這同樣是美國海空軍現役最主要的反艦武器之一。此型是1990年代開始研發的改良型態,主要提升的性能在於定位能力。此飛彈的射程可涵蓋台灣海岸,甚至有能力攻擊對岸的近岸目標。 同樣的,明明是美國海空軍現役主要飛彈,旺中硬要把它誤導成1970年代的舊武器、清庫存,這種報導就是居心叵測,會被罵「匪報」其來有自,而且絕對是屬於可受公評之事。 另外還有一些媒體(例如聯合報)講說,這是在裴洛西訪台後的決定,暗示是因為裴洛西的關係,拜登政府才勉強答應軍購;也有些人講說是美方施壓台灣一定要買什麼東西,台灣被迫答應。 我們先前其實已經講了好多遍,「所有的軍售案」都是台灣向美國長期爭取而來的。我們「所有」買到的武器,都是由台灣方面提出的要求,頂多因為經費的考量而有先後順序的差別,但每一項都是我方所需。而自川普政府中期以來,台灣軍售案已經和其他國家走相同的程序和管道,就是每一筆都單獨來做評估、批准。這個過程不可能是短期的決定。 另外還有很多每次都會出現的軍購誤導題。例如講說美國只會敲竹槓、賣台灣很貴的東西,但同一時間又說美國只賣台灣很舊很沒用的東西。這兩者本身在邏輯上就是矛盾的,如果美國只想賺錢,那為什麼不把那些單價最高的拿出來賣台灣?為什麼總是要經過長時間審查才會批准一個?又,假設美國要棄台灣於不顧,那為什麼還要一直不斷地批准軍售案? 再重覆一次,自雷根總統以來,美國對台軍售的考量重點最主要就是如何平衡解放軍的威脅,這樣的內部文件、總統制訂的備忘錄都已解密。所以,別再說什麼美國都只賣沒用的舊武器,也別再說美國只想棄台了,這些說法最終目的就是造成失敗主義、想要讓大家失去抵抗的意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