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 EP21 - 阿輝伯再會了👋🏻👋🏻
8/2/2020
#美國台灣觀測站 #阿輝伯辭世#外交戰貓 #美中對抗
歡迎搭配臉書講義一起服用
粉專連結🔗→https://pse.is/Q2HRF
✨ 支持獨立內容,贊助觀測站:https://pse.is/MG557
7月30日,阿輝伯離開了我們,或許人們對阿輝伯一生的作為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阿輝伯屢屢在台灣歷史的轉捩點上扮演了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推動角色,觀測站認為最好的悼念方式就是來好好聊聊李前總統在台美關係以及台灣民主化的貢獻,而講到阿輝伯任內的台美關係就不能不提1995年阿輝伯回到母校康乃爾大學演講的事蹟!當時的克林頓總統一心想著和中國交往,再加上中方的壓力,阿輝伯的赴美計劃是頻頻受阻,但到底最後阿輝伯是如何成功訪美?先前做了哪些努力?美國內部又是如何看這件事?就讓小編們帶著聽眾坐上時光機回到25年前,了解當時時的狀況!
回到25年前看今天的台美關係,就會發現我們的駐美大使能夠接連與亞太助卿會面、總統能夠「過境」美國四天,實在是個很大很大的進展,不過我們的專業外交小編還在駐美代表處po出的蕭美琴大使與國務院亞太助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會晤照片中,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外交突破端倪,大家趕快手刀點入Podcast就可以知道「大家來找碴」的答案了!
在討論完從前與今日的台美關係後,我們就要進入到比較知識性的環節了!大家都知道因著台灣特殊的國際處境,我們總要相當關注美國和其他民主盟國的對中態度,不過用「親中」與「反中」將政治人物與學者分類,似乎也太過簡化複雜的政治環境,感謝Jerry為我們研究的一項研究,利用橫縱軸和象限,歸納出五種政治人物分類:「理念型(抗中/反共)」、「貿易保護主義者」、「商業型現實主義者」、「策略型現實主義者」、「自由派現實主義者 」,到底我們比較熟悉的政治人物是被歸類在哪一組?台灣又要特別維繫與哪一派人的關係?就讓小編們來幫各位分析分析~
最後,這週雖然沒有民生新聞,但內容一樣精彩,我們Call Out給了方隅小編,請他繼續為我們回答上週許多網友的提問,包括「美中會進入熱戰嗎?」以及「如果美中開戰,台灣的角色是什麼?」要把這些問題答得好,實在很不簡單,方隅小編可是做足了準備,可心、Jerry和香菇小編在旁邊聽著,覺得學到超多!!所以說,大家一定要聽到最後啊~
【 本周新聞回顧】
→ ✍🏼 美國國務院發聲明悼念李登輝
→ ✍🏼 蕭美琴大使會晤亞太助卿史達偉
→ ✍🏼 美國政治菁英如何看中國:五種人物的分類
【 各節重點 】
[ 00:33 ] 香菇嚴肅開場
[ 02:36 ] 美國國務院發聲明悼念李登輝 新聞回顧
[ 05:00 ] 台灣的一步步民主化
[ 08:22 ] 李總統任內的台美關係
[ 11:09 ] 李總統訪問康乃爾的時代背景
[ 16:42 ] 台美關係的升溫
[ 18:50 ] 蕭美琴大使會晤亞太助卿史達偉 新聞回顧
[ 21:07 ] 制度化的台美關係
[ 24:18 ] 美國政治菁英如何看中國 新聞回顧
[ 26:29 ] 五種政治人物分類的代表人物
[ 34:03 ] 美國大選後川普與拜登的人物分類
[ 36:43 ] Call out 方隅小編「美中會進入熱戰嗎?」
[ 40:48 ] 國際關係理論的最糟情況假設
[ 44:02 ] 如果美中開戰,台灣的角色是什麼?
[ 48:27 ] 台灣內部的理念型親中族群
【 延伸閱讀 】
→ 白樂崎專欄:https://pse.is/U2W3R
→ Mearsheimer美中對抗預測:https://pse.is/SJ3ZV
→ Mearsheimer「美中對抗,中國贏了嗎?」辯論:http://user94439.piee.pw/UHRPH
→ 疑美論(方隅小編):https://pse.is/PX8AW
→ 疑美論(住海編):https://pse.is/U23QL
【 收聽 】
➤ SoundOn:https://pse.is/QSLXX
➤ Spotify:https://pse.is/RCQ2K
➤ Apple:https://pse.is/R2RXV
➤ Youtube:https://pse.is/QSM4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