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亞洲行前,美國國會聲明挺台灣】

11/6/2017

終於來到11月,又是一年的尾聲了,在美國通常這個時候大家已經開始逐漸切換到假期模式:上班精神渙散、一直逛網拍以及為年終旅遊訂機票和飯店。川普也不例外,從11月3日至14日,將展開他的歲末亞洲之旅(他任內第一次以這樣的規模,也是最大一次的外交之旅),依序拜訪日本、韓國、中國、越南、菲律賓等國(現在人已經到了日本🇯🇵了)。   早在川普於9月中確認訪中行程之後,觀測站就一直很注意相關新聞的發展。這次前往亞洲這五個國家,外界猜測除了鞏固美國在東亞的經貿發展之外,同時也意在謀求和各國領導人商量北韓威脅以及南海爭議對策。   對台灣來說,川普訪中絕對是整趟行程中最值得關注的部分。川普期望中國能夠在北韓和南海問題上合作,但前陣子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的 #台灣旅行法,以及目前已通過參眾兩院的 #2018國防授權法 中關於強化台灣的防禦能力都讓中國十分感冒。川普會不會因此在美國的 #一中政策 上有所讓步,相關的發言是否能重申美國基於 #台灣關係法 和 #六項保證 的對台政策立場,都是非常重要的觀測重點。   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會長陳正義就在11/2日川普行前致函要求他在與習近平會面時重新確認《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為台美關係的基石。而不僅是台美人有所動作,美國國會長期以來挺台灣的議員們,也在國會參眾兩院分別動員發表聲明要求川普重視美台關係以及美國對台的承諾。看到國會議員們如此情義相挺台灣,小編一度內牛滿面啊😂。   📌 參議院   11月1日,總計有36位(參議院共100個議員,這個人數已經超過3分之1了)跨黨派(23位共和黨員,12位民主黨員,1位獨立黨員)的參議員聯名致函川普希望他前往中國討論像北韓核武等重要議題時,心中能不忘且支持與台灣重要的夥伴關係。簽署的參議員有 #參議院台灣連線 共同主席曼南德茲(Robert Menendez)和殷霍夫(James Inhofe),以及馬侃(John McCain)、桑德斯(Bernie Sanders)、魯比歐(Marco Rubio)等重量級議員。   信中強調 #台灣關係法 是台美關係重要的基石,也呼籲川普重申《台灣關係法》。或許有些人對台灣關係法不太熟悉,這裡觀測站做個簡短說明:1979年美國正式與中華民國斷交而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但實質上美國仍與台灣在各個層面互有往來。當年美國國會為了擔心與台灣的交往會因此生變,立刻於同年的4月,不到100天內的時間火速通過並由總統簽署《台灣關係法》,正式成為具有約束力的美國法律,為了就是確保美國與台灣之間的交流於法有據,不因之後與中國的交往而侵害對台灣的承諾。   信中提到「幾個世代以來,台灣已經證明自己是區域(指東亞)中最緊密的盟友,值得美方堅定支持。北京必須了解,美國與台灣的關係是不能被端上談判桌的,或是附屬於其他、不相關的議題。」如果川普真的能夠公開重申《台灣關係法》,除了展現美國對台政策的延續性,同時也宣示了美國外交政策不容他國插手的態度。   📌 眾議院   另外在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伊斯(Ed Royce)和委員會的資深成員安格爾(Eliot Engel)在11月2日也聯名致函給川普敦促他公開地、積極地且如一地重申美國對《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的承諾。比起參議院版本,眾議院的信額外提到了 #六項保證,在美國對台承諾的呼籲上顯得更加強烈。   《六項保證》的背景是在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協調第三份聯合公報的內容時,因為此份公報涉及往後美國對台軍售的規範,當時的美國總統雷根在1982年7月14日指示當時 #美國在台協會(AIT)的主任李潔明(James R. Lilley)向時任總統蔣經國傳達一系列保證,後來被稱為 #六項保證。其影響力在於確保美國將持續對台軍售,以及台灣將不會淪為美中關係談判時的籌碼。   羅伊斯和安格爾在信中指出「台美已形成一個對雙方有重要戰略和經濟利益的親密關係,兩國人民因著對民主、人權與法治的共同價值而結合在一起,希望川普會記著與台灣的重要夥伴關係,因爲台灣是美國的第十大貿易夥伴,且是美國堅定並忠實的盟友。」   #觀測站之後會有專文介紹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敬請期待 #美國國會很挺台灣但行政部門有時會就會亂放砲 #大家覺得川普會在訪中時有驚人之舉嗎   ---   🔗 FAPA會長陳正義致川普公開信:https://goo.gl/NR1Muc   🔗 眾議院外交委員會新聞稿:https://goo.gl/8AV3Wv   📙 國會台灣連線(Congressional Taiwan Caucus)是在美國國會跨黨派的議員團體,目前成員有137位,是國會第二大的議員團體,旨在增進台美關係。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