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挺台參與WHA】

1/28/2018

相信大家這幾天都有看到這個新聞: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日內瓦召開執委會(Executive Board meeting, EB)。在會議第二天,1月23日下午以「世界衛生組織改革(WHO reform)」為題的議程中,#美國 代表在快要結束發言時,順著脈絡突然提到台灣,表示台灣應該要被納入全球衛生議程分享經驗,並希望台灣可以獲邀出席今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在美國之後,#日本、#史瓦帝尼、#尼加拉瓜、#薩爾瓦多 以及 #海地 也接連發言支持台灣參與WHA。突如其來的發展,讓與會中國代表跳腳。   小編看到這個新聞時,第一時間的反應其實並非「Yay~太棒了,你看 #HR3320(幫助台灣參與WHO)才剛過眾議院,美國就非常夠意思地在執委會上替我們說話」,而是「台灣在爭取國際參與的這條路上真的非常辛苦」。會有這樣的感觸實在是因為在整理美國國會法案時,看到像HR3320這樣的案子不斷地一次次被重複提出。每次的提案,背後都是各路組織以及台美人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奔走遊說,最終才能由議員提案進入國會。   攤開美國國會法案,光是以幫助台灣參與WHO為題的前後就有 #16個(2009年到2016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WHA,在這段期間內美國國會就沒有這類的法案提出),可以說是國會台灣相關法案中熱門的主題之一。其中,國會台灣連線創始成員之一的參議員布朗(Sherrod Brown),就包辦了之中 #8項 法案的提案。而在 #SARS 爆發那年的118屆國會,這類的提案更是來到史上最高點,一屆國會提了 #5個 要求幫助台灣參加世界衛生組織的法案。   回想2003年SARS爆發時,即便台灣早在第一時間就向WHO報告病例,但是礙於中國干預,無法從WHO那裡得到第一手訊息以及支援,以致無法完善防疫對策,犧牲了數百條一般民眾以及醫護人員的生命。台灣一直以來在世界衛生方面都不吝貢獻一己之力,然而SARS帶來的教訓卻是如此沉痛,這樣的遭遇除了替我們優秀的醫療從業人員感到不值外,更是一個提醒我們在爭取國際參與上要更積極主動的警鐘。   WHO成立的宗旨在於提升全球健康福祉,為了這一個目標大家應該排除歧見共同努力,因為要謀求的是「所有人」的健康。若以這個角度出發思考全球防疫,那麼台灣的參與就更不可或缺了。近年來大家開始重視飛航與流行疾病傳染之間的關係,因為幾個嚴重的流行病都是透過頻繁往來的國際航班迅速在全球爆發。去年 #Routesonline 公布全球最密集的國際航線前10名中,台灣就佔了 #3名。香港與台北航線,在2017年七月時,一天有 #80班,平均 #每18分鐘 就有一班。若台灣一直被WHO拒於門外,不僅攸關國人健康權益,更可能造成世界防疫體系缺口。關於這一點,美國國會的盟友們其實非常清楚。   去年七月,HR3320在 #亞太事務小組委員會 審議時,#台灣連線 的聯合主席,民主黨議員 #康諾利(Gerry Connolly)在會中就說:「公共衛生不該淪為政治皮球。台灣有意義地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將不僅是台灣人民,更是全世界的福祉。疾病的傳染,尤其是流行病毒,可以在幾秒之內跨越邊界,不問政治疆界。台灣亦是如此,我們需要台灣在所有國際衛生組織上的幫助及參與。」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 #羅伊斯(Ed Royce)在去年9月與WHO總幹事 #泰德羅斯(Tedros Adhanom)會談中也說到:「台灣作為世界衛生貢獻者的典範,提供財務以及科技上的協助來增進世界衛生。排除台灣只會對傷害世界衛生」。   台灣在爭取國際參與的路上阻礙從未少過(甚至有時候還是自己人造成的)。作為少數台灣可靠的國際盟友,美國挺台議員在國會裡不厭其煩地提出相關法案,我方也應該積極做出相等回應才是。這次執委會舉辦前夕,#台灣醫界聯盟 就殷殷敦促我方應把握機會在執委會委託友邦提案,就算最終遭到中國動員否決,也能提高能見度,但外交部認為沒有必要,結果最後還是友邦自己站出來替我們講話。台灣國際參與空間如此有限,應把握每次能發聲的機會。   --   📙 美及友邦挺台參與WHA新聞: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801240049-1.aspx   📙 觀測站之前對H.R.3320的介紹:https://www.facebook.com/ustaiwanwatch/posts/765293700321270   🔗 羅伊斯與WHO幹事長泰德羅斯會面: https://www.facebook.com/HouseForeign/posts/2073962059296015   🔗 康諾利在亞太事務小組委員會審議會的發言: https://youtu.be/6tYz1TO3pXk?t=23m45s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