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卿提名人布林肯聽證會】

1/20/2021

美國時間1月19日,參院外委會安排了多場人事任命聽證會,最受矚目的焦點當然就是國務卿提名人布林肯(Antony Blinken)了。 以下我們稍微簡記一下相關內容: -------------- 首先,共和黨參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問了關於中國的問題:「可以請你描述一下,關於中國所謂的『世紀野心』,以及若他們達成這個目標,這個世界將會如何改變嗎?」 布林肯認為,自從習近平上台之後,中國過去韜光養晦的政策原則已經漸漸退去,毫無疑問的,中國想要成為領導、制定國際規則的國家。他表示,美國的義務是要向人民,甚至是全世界證明,美國的治理模式更好、更有效率。也因此,美國不能從世界(組織)中退出,這樣反而給了中國一個免費的舞台去成為制定規則的人。這樣的論述,在很多方面都可以體現。以科技為例,將來的一整個世紀,是要由像美國這樣「科技民主國家(techno-democracies)」,還是要由像中國這樣「科技專制國家(techno-autocracies)」來定義遊戲規則呢?布林肯說,科技技術也是能夠加諸(美國)價值於其中的,在這方面,美國有非常大的利益。 中國問題後,羅姆尼緊接著問到了台灣(感動):「台灣以及我們對台灣的承諾,對於美國在該區域利益的意義是?」 布林肯表示: 🔺 美國對台灣的有著長久且跨黨派的支持。 🔺 根據台灣關係法和三公報, 美國對台灣有堅定的承諾。拜登政府會確保台灣有能力自我防衛。 🔺 美國樂見台灣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不需要國家資格的國際組織上(這點和國會通過的台灣相關法案,像是《台灣保證法》中的文字一致)。 🔺 在美國自身和台灣的交流方面,他認為需要被審視,就如同即將卸任的國務卿彭培奧所做的那樣,以及《台灣保證法》中所規範的。 🔺 提到他擔任副國務卿時,曾和「蔡總統」(President Tsai)在競選期間會過面,且在蔡當選總統之後多次對話。 此外,聽證會進行的當天,也是彭培奧卸任的前一天。在這最後一天,美國國務院出大絕,正式將中國政府在新疆的暴行定義為「種族滅絕」(Genocide)。共和黨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在布林肯的聽證會上,就非常即時地問他對彭培奧此舉,以及中國在新冠病毒事件上的看法。 葛蘭姆:「 國務卿龐佩奧認定中共對新疆進行種族滅絕,你是否認同?」 布林肯:「我的看法也是如此。」 葛蘭姆:「你是否認為中國誤導了新冠病毒的傳播?」 布林肯:「我同意這個看法。」 葛蘭姆:「看來我們(的對話)有個好的開始。」 葛蘭姆接著提到了台灣,問布林肯對台灣民主的看法。 布林肯說台灣是民主的模範、有強健的經濟,也是高科技的重鎮(tech powerhouse),尤其是最近在COVID-19的抗疫表現很好。當被問到中國對台灣的武力威脅時,他說:「這會是中國最大的錯誤」(That will be a grievous mistake on their part)。 葛蘭姆繼續問到香港議題。布林肯說他看到了中國對香港人民結社和媒體的打壓,尤其是國安法的頒布,已經侵害了香港在交接時被保證的自主權和自由。他認為美國應對(美國在)在香港的機構和企業做檢視,因為北京正透過香港作為一個金融中心的地位拿兩邊的好處。 外委會民主黨籍首席議員梅南德茲(Bob Menendez)說,他相信中國是美國最大國安挑戰之一,也帶來經濟上的挑戰。布林肯表示:中國無疑對美國及美國人民的國家利益帶來最大挑戰的國家,對於川普政府較強硬地對付中國,他是認同這個原則的。 補充:布林肯在這場聽證會當中,對於許多共和黨議員們問到的川普政府時期重大政策,幾乎全都保證會繼續下去 包括對委內瑞拉、古巴、伊朗以及中國的政策 -------------- 🔹 美國是兩院制的國會,在權力地位上是平等的,法案需要經過兩院都通過才算通過,但兩院各有一些專屬的權力。人事任命的同意權就是參院的專屬權力。眾院的專屬權力是:提出總統的彈劾案,提出增加預算的法案,總統大選如果沒人取得過半選舉人票,則由眾院決定總統人選(一州一票)。 🔹 國務卿的人事任命案需要經過參院外委會投票通過,然後送參院院會表決。 🔹 今天的另一場聽證會,是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進行的國防部長提名人聽證。相較於布林肯四平八穩、有問必答的表現,拜登的國防部長提名人奧斯汀(Lloyd Austin)對亞太情勢相關問題的回答就顯得慘不忍睹,很顯然他有很多功課沒有做足。 (好佳在,國防部目前已確定的人事案當中,部長的幕僚長Kelly Magsamen和中國事務顧問Ely Ratner兩位可以補上不足之處) ➤ 外委會聽證會:https://reurl.cc/1ggv5V ➤ 軍委會聽證會:https://reurl.cc/pmm3k8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