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簽署

6/2/2023

【快訊: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簽署!】 美國時間6月1日,由我國駐美大使蕭美琴與AIT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代表雙方簽署。同時在場的有行政院政務委員、經貿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美國貿易代表署副貿易代表畢昂奇(Sarah Bianchi),以及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等人。 首批協議包括關務行政及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中小企業等5項議題。後續還有7項要繼續談判,包括勞動、環境、農業、數位貿易、標準、國營事業、非市場政策與做法。 當前簽署的措施將有助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資訊透明化,以及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怎麼說呢? 在「貿易便捷化」項目下,將加速進出口貨物的通關流程,讓貨運業者或進出口行為受惠。 在「良好法制作業」項目下,針對受高度監理的行業可以更透明化,例如通訊或醫藥業者將會大大受益。 「服務業國內規章」項目,強調雙方將讓服務業的投資審核過程更加完善,特別有利於打算赴美投資的中小型服務業。 「中小企業」項目則是特別因應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經濟型態,建立有關中小企業的對話機制、確保紛爭解決機制。 總體而言,21 世紀貿易倡議強調法規與制度的完善,讓雙方市場規則更透明化,內容不涉及關稅談判。美國國會目前並沒有授權政府對外進行關稅以及市場的談判。 此外,這樣的雙邊貿易協定也將成為美國與他國談印太經濟架構(IPEF)時的範本。 根據報導指出,這份貿易倡議有幾個特色。首先是用「堆積木」的方式持續談判,分段完成全部項目,之後我們也將會持續以這樣堆積木的方式,爭取與美國的FTA(自由貿易協議)談判,先前觀測站訪問李淳老師時,老師變有提到,「堆積木」的其中一個用意也是因應美國國內當前對 FTA 的反彈,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更能讓對方接受。第二個特色是,21 世紀貿易倡議的談判內容與適用的法規和標準,都是以國際高標準來對照,例如採用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與USMCA(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中的規定。第三,這份貿易倡議是1979年兩國斷交以來,最完整的貿易協議。 當然台美貿易的銜接與推動還有許多部分需要推動,接下來要努力的事有:1、持續推動「避免雙重課稅」的法案。2、繼續推動後半部的21世紀貿易協議談判。3、持續傳達台灣是美國重要經貿夥伴的訊息。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