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島事件,美國國會聽證會報告】

12/10/2017

12月10日是 #世界人權日,在1979年的這一天,爆發了 #美麗島事件(又稱 #高雄事件)。事件本身主要是以 #美麗島雜誌社 成員為核心的黨外人士,聚眾遊行及演講,訴求 #民主、#自由 以及 #終結一黨專政。或許不少人對於事件本身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但觀測站今天想要分享的是,美國國會對於美麗島事件的回應以及相關的調查報告。   在事件爆發,以及隨之而來的逮捕行動展開後,許多在美台灣人便開始動員,對 #國務院、#國會,以及 #美國在台協會 持續遊說及施壓。當時 #台灣人權協會 會長范清亮甚至發起一人一信給國會議員的活動。時任麻薩諸塞州參議員的愛德華・甘迺迪辦公室表示,他們收到八千多封信,創了單一事件來函數的紀錄。   美國漢姆萊大學(Hamline University)歷史系教授 #柯義耕(Richard Kagan)在美麗島事件爆發後,在1980年2月20到3月10日間到台灣進行事件調查。調查報告後來被收錄在美國國會聽證會的記錄之中(文後附有全文翻譯)。   在接下來的一年之中,美國國會總共有4場公聽會關注了美麗島事件。之後的會期更陸續有12場公聽會回顧了美麗島事件。愛荷華州眾議員 #李奇(Jim Leach)更曾兩度提出決議案,要求美國政府關注美麗島事件:內容主要強調對於台灣人權的維護、解除言論自由限制以及持續民主化的進程。   ➡️ H.Res.708 - A resolution expressing concern over the Kaohsiung incident in Taiwan https://goo.gl/YCp5RT   ➡️ H.Res.616 - A resolution expressing concern over the Kaohsiung incident in Taiwan https://goo.gl/oPFcs4   -- (以下為柯義耕教授的報告內容)   我造訪台灣的主要目的,是調查八位因參與12月10日高雄事件被控叛亂囚犯的狀況。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我見了政府官員、囚犯的親屬及朋友,地方政治人物,以及教會領袖。此外,我造訪了綠島政治犯監獄。以下只是我形成報告結論的總結。   我覺得有必要聲明的是,因為時間不足、見證時間的衝突、以及資料及人員,特別是囚犯本身無法取得,我的研究是嚴重受限。然而,我能做出一些概括性的報告。   知道囚犯的狀況,對於達成我的目的是至關重要。因為我無法見他們,我必須仰賴證人的說法。從被捕開始,囚犯會被與社會隔絕,也不准與家人、律師或朋友有任何私人聯繫。在多次交談後,我們發現了囚犯待遇的一個標準模式。在被捕後,囚犯會受到為期一到四天的密集審問。中間休息睡眠的時間只有每天10到20分鐘。高雄事件被控叛亂的八人已經不得與外界聯繫40天了。當時自白書就已經寫好了。自白書是什麼時候寫的還不知道。自白書似乎是基於一開始就被政府官員擬好的審訊內容,然後再由囚犯抄寫。(這個結論由黃信介在3月18日法庭作證時證實。應該注意的是,檢察官拒絕接受證詞中的真相,並宣稱被告並沒有被剝奪睡眠。)   在囚犯簽署自白書後,其親屬依法是可以和他們每週會面20到30分鐘的。所有的對話都會被監控,不被接受的問題也不准問。因為憲兵也在會客室中,隱私權是毫無保障。這在台灣雖然是合法的,但是國際判例法是禁止侵害律師幫助權的。   我所得到唯一與酷刑有關的證據,是有關於一位39歲省議員林義雄的證詞。他的腹部及跨下據說都被腳踢。他的身體姿態看來不是很好,甚至還從樓梯上摔下來。奇怪的巧合發生了。邱奕彬在六天審訊後自殺未遂。一位國民黨官員宣布,邱奕彬精神有問題。邱奕彬已經從獄中被釋放,政府及地方官員也宣稱他沒有被軟禁。但是邱奕彬的案子並沒有被撤掉,而他也還生活在恐懼之中。高雄事件被控叛亂的八人當中,其中一些包括姚嘉文及黃信介等人已經是十分沮喪,情緒也很不安。(在3月18日的審判中,黃信介表示,在58個小時的接力審問後,他感覺「生不如死」。)   為了評估囚犯的待遇問題,我們必須將酷刑細分為身體酷刑及感官酷刑。單獨監禁、環境控制、以及感覺剝奪都比骨折及內出血造成的影響更長遠。前者通常造成一個人終生殘廢。人權報告不但應該採用廣義的酷刑定義,更應該調查那些更生人的生活類型。   政府官員們似乎很希望也很願意討論他們的看法。他們告訴我們,台灣人「對你們沒好感」。現在有巨大的反美情緒轉向那些所有參與高雄事件的外國勢力,以及那些質疑審判的人。好幾個官員為這次事件在海外所受到的高度關注感到沮喪。他們相信這樣的反應大多是被革命份子所鼓動。我們一再確認台灣的主要考量是面對共產黨時的安全問題、台獨人士以及島上的經濟繁榮。有位軍官請我們對他的國家要有信心。「我們知道任何強力的武裝政策只會造成傷害;我們不會被權力沖昏頭」。總而言之,這番話的意思就是台灣正逐步成為一個更為自由的社會。   一些溫和的政治人物相信反對派行動太過倉促而沒有妥善的規劃。另一方面,他們很驚訝地發現,政府很明顯錯估了反對派就台灣獨立運動的意圖。事實上,政府的反應的確會催生本土意識,並重新點燃省籍敵意。   除了訪談,我還造訪了綠島監獄。這是座極好的實體設施。目前關有115位叛亂犯。有趣的是,他們大多數都有大學學歷,大部份是從大陸來的。未經允許,和囚犯談話是非法的。在一次對話中,有人告訴我們,囚犯要是未經允許和人交談會被懲罰。雖然有人告訴我王幸男、白雅璨、和黃華的身體狀況還不錯,但沒被允許面談。然而我卻聽到獄卒和囚犯間一段有趣的對話,因為囚犯會抱怨醫護問題,而且他們的休息時間會被那些把他們當作籠子裡的老虎看待的訪客打擾。我印象很深刻,因為囚犯和獄卒間的關係是很坦誠的。   有人告訴我,如果囚犯記錄良好,家屬可以每週會面一小時。感覺上好像只有親戚可以會面。就像一開始逮捕過程中的待遇那樣,監禁主要的目的是要完全掌控囚犯。   --   參考資料: 📚 美國國會聽證會紀錄:美麗島事件(Kaohsiung incident) https://goo.gl/heCgDL 📚 《百年追求:卷三,民主的浪潮》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