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提出「對中國戰略作法」報告】
5/22/2020
在美國時間5月20日,美國政府在國防部網站上提出了《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作法》(United States Strategic Approach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報告 ➤ 報告全文:https://pse.is/S7TFY 這份報告是繼2017年《國家安全戰略》、2019年《印太戰略報告》後,美國最重要的國家戰略宣示,而且直接針對中國。這份報告是依據2017年國家安全戰略而撰寫的「給整個政府的行動方針」。 在報告的一開頭,就宣告過去四十年來的交往政策(engagement)是失敗的,中國並沒有如預期般,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及建設性的國際行為者。整份報告除了再次宣告兩國之間的關係為競爭關係之外,美國直接將中國視爲經濟挑戰、價值挑戰、及安全挑戰,並且明白宣示,將打擊中國在價值觀念和敘事方面的宣傳戰,因為已經危害到美國的國家利益。美國再次宣告,國家利益的重心是:一個自由、開放、法治為主的國際秩序。 ▍具體反制措施如下: 1. 掃蕩美國國內中國勢力(反間諜行為,保護商業利益,找出中國代理人,反滲透) 2. 提升美國經濟榮景(減少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將就業機會拉回美國,在關鍵產業加大投資,例如5G) 3. 以軍事力量維護和平(平衡解放軍日益增加的實力;發展新領域的力量,例如太空科技;確保南海的自由航行權;加強亞太地區的結盟關係) 4. 推展美國影響力(推展人權外交;公私部門合作;以共同的民主自由價值找尋更多合作) 在第三項裡,更以一整段闡明對台灣政策: 「美國將根據我國基於台灣關係法及美中三個聯合公報的『一個中國』政策,持續維繫對台灣堅實的非官方關係。美國堅持任何兩岸歧見都要以和平並遵循兩岸雙方人民的意願解決,而不能訴諸威脅或脅迫。北京的大規模軍備規模擴充,顯示其無法遵守公報中的承諾。這迫使美國繼續協助台灣軍方維繫其可靠的自我防衛能力,以嚇阻侵略,確保該區域的和平穩定。在一份1982年備忘錄中,雷根總統堅持『提供給台灣的武器的量與質,是完全取決於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施加的威脅程度』。在2019年,美國批准了對台灣超過100億美元的軍售。」 很顯然,雖然美國仍然堅持一法三公報,但麻煩製造者是中國,不是台灣。 報告中,美國也提到,要在與中國的競爭中領先,需要與多方利益相關者合作才行。除了國內的美國國會、各級地方政府、私營單位﹐和公民社會外;美國也正在發展與外國伙伴的合作關係。其中再次引述去年所提出的《印太戰略報告》、《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促進共同願景》兩份報告,列舉了將與東協、日本、韓國、印度、澳洲等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進行合作;且在這一個段落,就像放在最後壓軸似的,提到了台灣的《新南向政策》。 ▍小結 其實美國這份報告也沒有把話說死,在報告的最後面是這樣作結:我們對於建設性的、考量成果下的交往與合作,仍然是保持開放的態度,只要這些合作的目標符合美國國家利益。 ▍同場加映 在台灣時間5/21,中共公布了22日將開幕的全國人大議程,其中一項是要制訂香港的《國家安全法》,要將中國的國安法推行到香港。這樣的立法等於正式宣告一國兩制作廢。在這份報告中有提到這段:「美國在香港未來問題上有重大利益。大約八萬五千個美國公民及超過1300個美國企業落腳香港。總統、副總統、及國務卿已一再呼籲北京遵守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並維護香港高度自治、法治、及民主自由,使得香港能繼續作爲世界商業金融中心。」 根據已經通過生效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美國國務院等機關需於法案生效後180天內(也就是5/25)公布第一份對香港自治的評估報告。不過蓬佩奧先前(5/6)才表示需要觀察這次中國人大會議的進展來評估狀況,因此將延後公布這份報告,想不到這次會議的結果是中國直接繞過香港立法會強推可能終結香港過去高度自治的國安法,再加上日前爆發李柱銘與黎智英等社運人士受到法庭檢控的事件,這些事件可能都會影響美國對香港的自治是否還能繼續享有特殊經濟待遇的評估。 一旦香港不再能夠自治、維持獨立的法治,做為商業金融中心的基礎和前景幾乎可以說便不復存在了。 相信這絕對是接下來會被優先處理的事。 🎙 我們的podcast: ➤ SoundOn:https://pse.is/QSLXX ➤ Spotify:https://pse.is/RCQ2K ➤ Apple:https://pse.is/R2RXV ➤ Youtube:https://pse.is/QSM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