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院通過法案與中國競爭】

6/10/2021

日前,三位美國參議員訪問台灣,他們只待了三個多小時,就立刻啟程回到美國,因為參院馬上就要開議,而且要投票表決一個超級重量級法案:《2021年美國創新與競爭法》(USICA,U.S.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Act of 2021,先前也被稱做《無盡前沿法案》)。 這個法案的內容就是要投入很大的一筆預算,約1900億美元(約新台幣5.26兆元)做為加強美國科技的總體準備金,內容包含資助科學研究、補貼晶片與機器人製造商;另外一筆54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元)專門用於增加半導體、微晶片、電信設備的生產基金。 法案當中也規定要在2022至2026年撥款810億美元,用於改善國家科學基金會運作、成立專責科技創新的部門。另外也提供商務部銀彈,資助州政府提出財政誘因、各種補貼,來鼓勵晶片製造商更新設備及工廠。 先前小編有機會跟美國的一些基層行政官員聊天,當時聽到大家有點擔心說在貿易戰之下,各級政府其實手上有的資源非常少,無法讓供應鏈回到美國。現在國會的授權等於就是提供行政部門很多的子彈,可以好好跟中國競爭,尤其是在吸引供應鏈重組的部份。 這個法案在參院是由民主黨的舒默(Chuck Schumer)以及共和黨的楊恩(Todd Young)等兩大黨議員共同提出,最後表決比數是68:32,以超過三分之二的票數通過(反對者以共和黨議員居多)。一些議員的反對理由是,不該補貼某些大企業這麼多錢,因為他們已經賺很多。接下來將在眾院進行審查及表決。 ➤ 路透報導:https://reurl.cc/GmoR3y。 ➤ CNN摘要:https://reurl.cc/R0jlNx。 ➤ 自由報導及評論:https://reurl.cc/3ajlgl。 國會動起來,行政部門也沒閒著:「拜登政府6月8日公佈了供應鏈審核報告,檢討並改善美國半導體、電池、稀土、關鍵藥物等四大脆弱的供應鏈。」 主要的措施包括: 1️⃣ 要和韓國及台灣進行晶片研發的合作; 2️⃣ 給予特定產業補貼及更多誘因在美國研發生產,尤其是藥物、電池等方面; 3️⃣ 宣佈成立一個供應鏈貿易「糾察隊」 (supply chain trade strike force),主要目標是要揪出中國和其他競爭對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 記者唐家婕的報導:https://reurl.cc/7revYk。 ➤ 路透社報導:https://reurl.cc/7revNy。 美國的供應鏈重組計劃持續進行,台灣也得準備好因應這些變局! ✨ 觀測站傳送門:https://linktr.ee/us.taiwan.watch。 ✨ 小額支持觀測站:http://pros.si/ufjkk。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