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S最新兵推:台灣、美國與日本聯手奮戰,抵抗中國入侵】

1/11/2023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中心(CSIS)發布最新的一份兵棋推演報告,標題為:The First Battle of the Next War。在報告當中,模擬中國出兵台灣的狀況。最主要回答的問題是:如果中國出兵台灣,有可能成功嗎?代價會是什麼? 這份報告的結論簡單來說,在超過二十種的狀況推演之下:不可能會成功。中國若出兵台灣,將付出非常慘痛的代價。 根據CNN取得兵推報告的內容複本,CSIS模擬了24種戰況,進行24次兵推。在不同的設定與模擬之下,解放軍幾乎沒有作戰成功的可能性。在設定當中如果把解放軍的能力設定在最高、美日雙方的估計設定在最保守的狀況下來看,台灣、美國、日本聯軍,仍然可以成功抵抗中國入侵。假設解放軍火力全開而且全面發揮的狀況下,然後在台美日最糟糕的狀況下,美軍將損失兩艘航母、10到20艘大型水面戰艦,而且可能會有3500名美軍戰死;台灣軍隊估計有3500人傷亡,26艘驅逐艦和巡防艦全部被擊沉;日本可能折損100多架戰機和26艘船艦。 解放軍方面估計將有1萬人戰死,損失155架戰機、138艘大型船艦。然而,即使是台美日最慘的結果、解放軍最好的結果,最終中國仍然無法攻下台灣。 唯二可能讓解放軍獲勝的「模擬狀況」有兩種,一種是設定美國日本完全都不介入(狀況21),另一種是日本不介入然後美國從關島出發但一開始空軍就被大規模打敗(狀況24,代號Ragnarök諸神黃昏),但即使在如此極端的狀況下,台灣也可以和解放軍拚博超過兩個月的時間。換句話說,只要中國使用武力,最後都會付出慘痛的代價。或者應該說,只要台灣不投降、奮戰到底,中國就不可能打贏。 CSIS報告提醒:台灣和烏克蘭最大的不同在於,很難獲得外界物資支援(海島特性,易封鎖,難運送物資)。因此必須要在戰爭爆發之前,就做好物資上的準備(尤其是武器彈藥等)。 報告建議美國政府應該盡快採取行動,以降低勝利的成本,實際作法包括:加強與日本和台灣的合作,尤其是在軍事上與日本的合作;適度公開戰爭準備計劃;避免任何計劃去攻擊中國大陸本土(應是為了避免核子戰爭);協助加強台灣的地面部隊戰力,並協助台灣建立不對稱的防禦能力(更精準、更機動的武器系統);加強日本的美軍基地以及關島的基地能量;重塑空軍的作戰守則,因應中國的第一擊能力;在海軍佈建更多機動性高的船艦、可救援的船艦,以因應中國第一擊;儲存更多的彈藥,尤其是反艦武器;優先發展更多具威脅性的轟炸機。 【背景補充】 這邊觀測站有兩點想做背景知識補充。第一,美國從政府部門(國防部)到各大智庫經常進行台海戰爭兵推,這次兵推是由美國相當知名的「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中心」(CSIS)所進行,其重要性不可言喻,想必之後會在美國智庫圈會引起相當廣泛的討論。前不久,由白宮副國安顧問史坦伯格(James Steinberg)率領的CSIS訪問團才剛到台灣訪問並且拜會蔡總統。 第二,其實美國國防部也一直都有在進行類似的兵推,而且國防部的資訊更多、更準確,做出來的模擬一定會更接近真實,只是內容都不會公開。 這次是由聲望高的智庫來做並且公開發布,其目的通常是為了影響政府及國會,讓大家做好更多的準備。同時面向大眾發布的訊息,也可以讓各國的民眾更注意到相關的資訊。CSIS花了很多篇幅解釋war game是什麼、如何進行,目的是為了建立更好的可信度。 第三,CSIS強調,不希望這份報告被解讀為在暗示一場台海之戰「極有可能甚至不可免」,進行兵推的意義在於「如何避免戰爭發生」。 第三,日本的角色非常重要。 近期美國智庫界相當關注日本未來在印太區域安全扮演的角色,在日本公布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三文件後,傳達給國際的意義在於日本今後將更加主動擔負區域安全義務,與美國及盟友共同維護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區域。尤其日本今年身為G7輪值主席國,本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將啟動旋風訪五國之旅,其會後記者會針對台海局勢的發言,也值得大家多多關注。 【幾個重點筆記】 1、報告內容強調,台灣很難被佔領,尤其是海峽的阻隔增加防守方的優勢。不過,美國、日本、台灣各方面都還有很多事情必須要做好準備。 2、戰爭模擬設定在2026,這不是說這一年一定會發生,只是假設的情境。事實上,在每一個兵推的情境當中,都會有很多假設的參數設定,研究者會針對不同的情境去做模擬和分析。 大家如果把報告拿來讀,會發現兵推內容的設定把中共的實力預估得非常強,然後把美日聯軍的實力估得很弱,或者說把美日介入戰爭的力道調低。這是為了要「料敵從寬」,在戰備上面才能夠做到更充足的準備。 3、報告當中直接設定美國及日本都會直接參戰,這樣的看法似乎已是智庫圈普遍認為實際會發生的事。然而,實際上仍然是會有變數,而且所謂「參戰」的方式也有很多種,主動與被動參戰的差別也會有。 4、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這24次的模擬當中,中國幾乎全都會落敗,唯一可能取勝的狀況是美國與日本都完全不介入(或僅美國介入)。但即使是美日都不介入,台灣也可以和中國打70天之久,並非許多親中媒體講的那樣認為台灣必定馬上會輸所以都不用抵抗。 【這份兵推可能沒有模擬到的地方】 兵推進行的時候必須要設定一些參數(假設的狀況),在這樣的兵推當中可能無法考慮進來的不確定因素,我們認為包括以下幾點: 1、中國面臨邊境的問題,例如北韓、印度、南海(會面對各國封鎖),假設使用武力之後,可能必須分心處理。 2、解放軍內部的問題(例如在俄烏戰爭之前,大家都認定俄國軍隊是世界第二強,但實際上並沒有展現出評估出來的戰力)。前述提到,為了加強戰備,兵推過程中會把中共軍隊設定得很強。 3、台灣的內政問題以及團結程度,將影響到抵抗的決心。報告內容提到近年來台灣在李喜明總長等人的提倡下,朝向打造「豪豬策略」,提升防禦能力。然而,假設戰爭真的發生,內部是否會有很多投降論者,我們不得而知。這個報告的標題「下一場戰爭的首戰」令人想到馬英九前總統的名言「首戰即終戰」,台灣內部似乎還是有很多像馬總統一樣的失敗主義論者,覺得中共必勝。 事實上,在報告當中,CSIS也特別點出「士氣」的重要性,並且明白地講說以上所有模擬都是建立在台灣會全力奮戰的前提下。他們提到近來有許多共諜滲透進台灣的例子,可見這的確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 在整體士氣以及防範共諜方面,還有待執政者更堅定地去推動相關的改革,讓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我們的決心和能力。 【小結】 最新的兵推結果顯示:只要台灣不投降,中國絕無可能輕易攻下台灣。只要美國與日本加入,則中國沒有任何獲勝的可能性。但前提是台灣人必須要保衛家園、奮戰到底。 這份兵推報告的結論是:美國必須盡快採取行動,強化嚇阻能力,尤其是與盟友(日本)的協作,更重要的是,台灣自身必須要有抗敵的能力及決心(Taiwan must resist)。 綜合來說,當中國發動攻擊時,台灣方面若要獲勝,必須要:軍隊要把解放軍擋在搶灘登陸的地方,不要讓解放軍快速的進入內陸設立防守據點;美國必須要能夠使用日本的基地;美軍要能夠用長程飛彈攻打解放軍船艦;美軍要在戰爭發生前,就讓台灣軍隊完全武裝起來。 綜上所述,台灣人必須要知道:自己的國防自己扛。我們必須要和美國、日本以及盟友們合作,建立起足以拒止解放軍快速登陸並建立據點的防衛能力。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