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在是國際政治的中心焦點
2/2/2023
捷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Petr Pavel)和蔡英文總統通話,他說:「台灣和捷克共享自由、民主、及人權的價值,並會加強我們間的夥伴關係。」他也表達了想要和蔡總統會面。同一時間媒體也盛傳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將要在四月份訪問台灣。 近期台灣在歐洲的能見度真的是非常高,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另一個訊息:日前,美國駐匈牙利大使普瑞斯曼(David Pressman)邀請劉世忠大使在美國大使館正式會談。台灣現在真的是國際政治的中心焦點啊! 這幾年來,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以及和其他國家的「官方」互動,真的可以說是穩定成長、持續突破。在2016年以前,即使是與我們關係最密切的美國,雙方的官方人物要公開交流都是很罕見的事情,但在各界(外交人員,政府政策,海外台灣人社團 etc)的努力下,美國直接把「和台灣多進行官方交流」、「幫助台灣促進和其他國家的外交關係」寫到法案裡面,也成為行政部門(國務院)的重要準則,於是我們就看到更多的這類官方交流機會。前幾年我們團隊總是會很迅速地把各種美國官方主動釋出的台美雙方官員公開互動的照片或新聞發布在我們專頁上,但最近這類的互動似乎已經成為常態,再也不需要額外做報導了。我們看到這樣子的發展狀況,當然是非常樂見。 而捷克的總統當選人在選舉後,第一時間發布的訊息除了是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電話之外,也發布了和台灣總統通電話的訊息。 不過,反觀台灣內部,仍然有很多人每天告訴大家「美國國會通過的法案都沒有用」、「美國要放棄台灣」、「美國不是真心對待台灣」。對於外國政要想要訪問台灣的消息,也是有很多人會一直罵他們「刺激兩岸關係」。事實上,那些整天罵美國的、講說我們不要當強國棋子的,說穿了就是不想跟民主國家站在一起罷了。 台灣要跟誰做朋友、要怎麼樣拓展我們的外交關係,其實正是取決於我們自己的態度,以及制訂外交政策一步一步去實現目標。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外交進展,都是長期累積而成。固然各國開始更重視台灣,有一部份是因為中國因素,但若台灣自己沒有堅定地追求和理念相近的國家做朋友、沒有各方努力拓展關係,又怎麼可能會讓各國祭出具體行動來和台灣互動呢? 而對於其他的民主國家來說,要制訂怎麼樣的外交政策、行政部門或者國會議員們要訪問哪個國家,更是各國自行決定的主權行為,到底為什麼要去考量某個大國的玻璃心態度呢? 劉世忠大使的po文說:Pressman大使曾經在歐巴馬政府時期,擔任美國駐聯合國負責政治事務的大使,也是著名的人權律師,協助許多被威權體制打壓的民主異議人士。 他和他的同婚伴侶Daniel以及小孩一起前來布達佩斯。我特別致贈Pressman大使一瓶台酒公司出產的「Omar彩虹紀念酒HUE」,並向他說明台灣是亞洲第一個立法保障同性婚姻的國家。他說他早就知道,也很欣慰,還直呼這是他赴任匈牙利以來,收到最棒的禮物! https://reurl.cc/MXq494 補充新任捷克總統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38336